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孔雀》

(2007-08-15 10:24: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8/15/10/23/1150135685d.jpg

花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借来的《孔雀》。

影片故事的背景大约是70年代末,讲的是一个家庭里的三个孩子从青春到成年的成长故事。影片采用了复调的叙事结构,一段时间,三个人物,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当然这样的叙事方法,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电影里都不少见。

首先讲的是姐姐的故事。姐姐排行老二,因为大哥的智障,片中行状像是两位兄弟的姐姐。影片一开始的一个长镜头处理的很有味道,姐姐在走廊里拉手风琴,侧后的水壶开了,扑哧扑哧,姐姐看了一两眼,置之不理,继续拉她的琴。俨然一幅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但再往前走,姐姐的故事就显得有点离奇了。姐姐对梦想的追求近乎偏执甚至疯狂,而且也是相当的奢侈。影片中,姐姐飞车拖曳自制降落伞的场景,具有相当的惊艳效果,但这种效果放在这样的影片里,显得突兀乃至有点虚假。当然有人赞之曰浪漫主义,或表现主义,但我的理解只能是超现实主义,是象征,是有点不着边际的狂想。我不明白,她到底在寻求什么,也许青春的梦想本来就是空泛的,一个简单的想飞起来的愿望,一个想摆脱什么的愿望。不过有一点她似乎很明白,这个现实世界需要什么,她有什么,她知道交换的条件。但我还是不明白她要交换的是什么。影片的第一段给我的感觉,就像那些飘在空中的降落伞,有点新鲜,但没有份量。

影片讲到大哥的故事,才慢慢有了两脚着地的感觉。这里,我又见识到了一个傻子,但这个傻子有点复杂。影片似乎又一次印证了傻人有傻福的格言,但我很难对这个傻子做一个简单的判断。他给家里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甚至还差点引发了兄弟相残的惨剧,但在三个人中,只有他得到了世人认可的幸福。有人说,傻子大智若愚。但我不喜欢这样的所谓大智。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傻子,一个服从物欲本能的傻子。他对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似乎具有天然的领悟能力,物质决定存在。也许这是一个真实的傻子,但这个傻子让我感觉不到温暖。

影片中的弟弟,可能由于公映的需要,作了大量的删节(还是要买地下的PD啊),因此形象有些单薄,而且也显得猥琐。为了自己可怜的自尊,不惜以与众人痛扁大哥的方式,划清与大哥的界限。这个形象让我想到了《霸王别姬》中的小四,让人鄙夷。弟弟为了赢回自尊,还伪造了一个形象高大的大哥,但结果得到了众同学的进一步鄙视。原本喜欢他的女同学送给他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这样下去会变成一条狗。在一通父权的暴力后,弟弟选择了离家出走,从此稚嫩的青春一去不复返。

故事的后面,哥哥与女人过上了实实在在的个体户生活;弟弟漂泊了一圈,带着一个风尘女子和一个不是他亲生的小孩回到了家,整日无所事事,一副朽朽老矣的样子;姐姐离了婚,在街上碰到自以为一直爱着她的男人,发现人家已经结婚生子,与自己形同陌路,顿觉青春幻想的最后底线打此绝灭,为此失声痛哭。

整个片子感觉压抑,没有爱,没有感动,没有温暖,也没有震撼。套用一句滥话,所谓青春残酷物语。

应该还算是个不错的片子,可以瞧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