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 |
一年,时值夏初梅雨季节,老天爷特别慷慨,豪雨不断,一连下了三七二十一天,于是长江大水暴涨,江水泛滥,几乎把整个古巢县城给淹了。水来得快也去得快,雨一停马上万里晴空,烈日高照,泛滥的江水像一个浪头打上沙滩迅即齐刷刷地退回河道。没过多久,城里马上传开了一个消息,说有一条硕大无朋的鱼搁在城外的江滩上。于是城里所有的人都跑出去看。人们刚跑出城门就远远看到江滩上隆起一座黑黑的小山包。这条鱼足有三丈高,十丈长,万斤重。鱼还没有死,不时扭动肢体,弹动尾巴,希图回到江里。但鱼无水则呆,加上泥沙滞软,况且又是这么巨大的身躯,所以几乎动弹不得,只能躺在那里等老天爷再降豪雨。大家围在大鱼旁,里三层外三层,人声鼎沸喧闹不已。有人说这么大的鱼必是神怪侵犯不得,推回江里算了;但更多的人主张宰了吃了,这时肥硕的县太爷站在马车上出来发话了,说:这是上天恩赐给古巢县的,大家不必客气宰了吃了。于是“轰”的一声,所有的人都往城里跑。人群散尽,只有王老婆子一人站在那里,她围着大鱼绕了三圈。大鱼与普通的鱼的形状没有两样,只是嘴巴两边长了两条白白的长须。大鱼的眼睛哀哀地看着老婆子,掉下两颗大泪珠。一会儿人群又潮水般的涌来,每人手里都拿着家伙,有拿菜刀的,拿斧子的,拿锄头的,拿钉耙的,拿钩子的,甚至连三岁的小孩也兴高采烈的拿着一些小刀子。大家复围在大鱼旁,但谁也不敢先动手,生怕一刀砍下去,鱼一痛一跳把自己给压死了,所以只有等待。到了晚上,大家点起篝火日夜等待。很多人已经把家里的锅碗盆瓢也拿过来了,只等大鱼一死剁下鱼肉即可烹食。只有王老婆子一人远远的站在外围,傻傻地看着大鱼。三天后,大鱼终于死了。人们挥舞着家伙争先恐后地涌了上去,噼噼啪啪,叮叮哐哐,还夹杂着人的各种怪叫声、惨叫声。
王老婆子孤孤单单地往城里走,城里空无一人,所有的街道出奇的安静。快到家时,老婆子发现自家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老头。老头模样古怪,稀稀落落的白头发,额头上长着一个大包,鼻子底下有两根又长又粗的白胡子,形容凄惨。老头开口说话,说话声闷闷的:“那条大鱼是我的儿子,不幸遇到了这样的灾祸,大家都去吃了,唯独你没有,所以我要重重的报答你。”王老婆子惊讶地看着老头。老头继续说:“如果城东门石龟的眼睛变红的话,你就赶快跑到山上去,这座城会陷到地下去的。”最后老头郑重其事的告诉老婆子,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说完老头就不见了。王老婆子傻傻地愣了一会儿,还以为是南柯一梦。不过老头的那两根胡子与那大鱼的胡子着实相像。
大鱼整整吃了三天三夜,最后只剩下白白的骨架躺在江滩上。大家又是拿斧又是拿锯把骨架给剁开。据说把骨头碾成粉吃了能壮筋骨,能长生不老;也有人剁下大鱼肋骨说可以当盖房子的椽子,比什么都坚固。又过了三天三夜,江滩上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一连串大小不一的坑和杂乱无章的脚印。
大鱼宴结束后,王老婆子似乎更加傻傻起来。每天傍晚老婆子都要跑到城东门去看看石龟。东门有两个石龟,一左一右,据说主要是为了镇住江水。老婆子跑到东门总是把两个石龟看得仔仔细细,尤其是眼睛。长此以往,左邻右舍都很奇怪,一问起来,王老婆子总是嘿嘿地傻笑,于是大家都觉得老婆子肯定有些疯了。这件事到后来,全城的人都知道了。一天,王老婆子照例跑到东门看石龟,邻家的一个小孩觉得好奇跟在后面,看到老婆子那么仔细的样子,就问老婆子到底为啥?可能是对方是个小孩子,模样又可爱,老婆子就把老头的话丢在了脑后,把原因告诉了小孩。小孩听了嘻嘻哈哈地跑开了。第二天傍晚,那小孩带了几个小伙伴赶在老婆子前面跑到东门石龟旁,用红颜料把两个石龟的眼睛都涂红了,然后躲在一旁看热闹。王老婆子跑过来一看,赶紧吓得往家里跑,旁边的小孩追着老婆子哈哈大笑。王老婆子赶回家里,连忙收拾一下,背了个小布包袱就往外走。出门时,老婆子发现左邻右舍大人小孩都嘻嘻哈哈地站在门口奇怪地看着自己。王老婆子觉得不好意思,傻傻地笑了笑,说:大家赶快跑吧,这城要塌了。大家听了,不但不慌反而都哈哈大笑起来,尤其是那帮恶作剧的小孩笑得连乳牙都快掉下来了。“真的,我不骗你们,东门石龟的眼睛变红了……”,没等老婆子说完,大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王老婆子倒有些不知所措了。大家不信,那就自己先跑吧。王老婆子就往城外的山上跑去。一路上穿过大街小巷,整个城象是传染了狂笑症一般,到处都是哈哈大笑的声音。王老婆子跑出城跑到半山腰时,已是上气不接下气。后面一个人也没跟出来。老婆子一屁股坐到地上,屁股刚一着地,只听天崩地裂一声响,古巢县城像崩塌的房顶整个陷了下去,旋即长江大水奔涌而来,一眨眼的功夫古巢县城就不见了。王老婆子坐在山腰上,傻傻地看了好一会儿。
据后人传说,王老婆子在龙王的帮助下来到了东海母夜叉国,终于跟她梦中的儿子相会了。
源自《搜神记》卷二十第四五五则《龙儿救姥》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7/16/14/26/11466c0d7f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