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影 |
http://115.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7/12/23/0/114541be0cb.jpg《小武》是贾樟柯最早的一步长片(1997年),这部刚出道的片子为贾樟柯迅速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确立了我国所谓第六代导演的标杆地位。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市面上还没有盗版的DVD,看的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刻录盘。影片的画面质量有些糊,像是用一个家用DV拍成的,但片子里的东西绝对是牛叉的。《小武》是我看到的最好影片之一,也是我目前看到的贾樟柯拍的最好的片子。
故事的主角叫梁小武。片子开头的场景,小武坐公车进城(山西汾阳县城)。这一幕,我们知道了小武的身份是小偷,用小武自己的话说就是“靠手艺吃饭的”,如果用一个法律术语,小武还是个“惯犯”,而且在城里有几个小喽罗,小武是老大。
进了城,片子展现了中国北方小城的一幅原生态的世俗场景。在热闹的大街上,高音喇叭播放着严打的通告,司法工作人员在路边摆个摊子作新刑法的普法宣传,县电视台的记者逮着路人做采访,有些街道两旁的房子正准备拆迁,商店劣质的音箱播放着流行音乐。这一年是1997,我国新刑法刚刚颁布,香港即将回归。
小武昔日的铁哥们靳小勇已经是汾阳县的一名成功人士,赚了不少钱。因为第二天要大办筵席操办婚礼,县电视台的记者正在对小勇作电视采访。但小勇的婚礼没有通知小武,小武为此很受伤。小武决定去找小勇,但在小勇的家门口转了一圈又走了。小武记得,当年与小勇一路偷到北京的路上,答应小勇结婚时要送给小勇六斤钱。小武当天干了几票扒了一些钱,晚上到了小勇的家里,但两人相对无言,小武说小勇他妈的你变了,甩下礼钱走了。
小武很郁闷,进歌厅消遣,碰到了歌厅打工的小姐胡梅梅。经过几次接触,两人产生了一段暧昧的感情。片中小武去探望生着病、孤独无依的小梅,两人靠墙并坐在床上,小梅清唱了一段王菲的《天空》。这是影片中唯一的让人略感温暖的一段,但这段感情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当小武拿着特地为小梅买的戒指去歌厅找小梅时,小梅已经不辞而别跟一个富商跑了。
小武回到农村的家,因为一场家庭纠纷,小武被他老爹赶了出来。小武回到县城,继续干他的本行,最终意外失手。
片子最后一幕,小武被警察铐着走在大街上。警察临时办个事,就把小武铐在路边电线杆的拉索上。小武无奈地蹲在地上,引来一堆旁观的路人。
这个片子里的东西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涵盖。它像把刀子,切下的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段活体,真实、饱满、有力。
片子看到后面,小武小偷的身份似乎被慢慢忘却,自己想到了另外一个词,边缘人。边缘并不是仅仅因为小偷身份在社会中的边缘性,而是小武代表着这样的一堆人,他们被我们这个时代抛在了后面。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小武赶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还没有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是个不赶趟的小偷。这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物质至上的年代,社会剧烈转型,很多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被慢慢消蚀。周遭的人都在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和观念,他们都在变,而小武的脑袋似乎还在原地打转。小武的礼钱,小勇派人退给了小武,小勇怕收了小武的钱,坏了他的名声,污了他当下的身份。尽管在小武的眼里,小勇现在干的勾当也是些不干不净的生意,但在现实的层面,谁都知道,走私贩烟赚大钱的人被很多人称之为有本事,而偷偷抢抢那是绝对不能上台面的事情。小武和小勇的会面,让人感到心酸,昔日的铁哥们,现在却形同陌路。影片画面间断出现港片《喋血双雄》的背景台词,也许在小武的脑袋里,人就应该像发仔那样,讲义气、讲感情。但这些东西好像在他的周遭都已经蒸发掉了。
小武失去了朋友,失去了爱情,回不了家,最后连做人的尊严也没了。像一条野狗,孤独地游荡在这个热闹但又陌生的世界上。他是个单纯的小偷,一个连最流行的卡拉OK都不会唱的小偷,但在他身上保留着一些让我喜欢的东西。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7/12/23/0/11453fd56f6.jpg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斯道奖
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获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获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获第3
获比利时电影资料馆98年度大奖:黄金时代奖
获第4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首奖:SKYY奖
获1999意大利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http://117.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7/7/12/23/0/11453fdf2a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