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评论:那花开的声音让我如此感动

(2010-08-07 20:49:34)
标签:

文学评论

杂谈

分类: 倾听花开的声音

那花开的声音让我如此感动

 

张雅琴

 

    那天早晨,同以前的无数个早晨一样,照例去那个熟识的商店去买早点。因为人多,我同往常一样,站在柜台前等待,一边顺手翻动柜台上供人消遣的报纸。我突然看到了一篇文章,是我认识的一位文坛老大姐为樵夫写的书评。原来樵夫的作品结集出版了。他多年的梦想,他对往事的深情回眸终于有了一个美丽的落点。我的心里当时就是一片无边的感动和欣慰,重温了当年自己的作品集问世的感觉。

第一次认识樵夫,是在八年前的一次笔会上。他那时有些消瘦,说话温和,脸上仿佛永远带着笑,印象就深了些。印象深的还有他的名字。关于他的名字,当时就揪住他问过:是笔名吗?得到他毫不犹豫的否定后,便羡慕得要死要活:看人家,天生作家的名字。以后每年笔会在一起,又领略了他的机智和幽默,再后来他摇身一变,跑到文联做起了我们的编辑。虽然是我们的编辑,因他生性随和,依然是朋友的感觉,有事就找他,比如买火车票,比如交学费,当然都是事后给他钱,而且从未郑重其事地谢过他。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走到了我买早点的那个早晨。 因为他出书的那份喜悦,那天的早餐就吃出了往日没有的香甜和美味。间操时想给他打个祝贺电话,就在拨号的瞬间,突然看见自己的办公桌右上角放着一本书。我于那本书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把抓过来。

竟然是樵夫的作品集!我看见封面上写着诗一样优美的书名:《倾听花开的声音》。

是樵夫托人捎给我的。原来我早晨为这本书激动的时候,这本书正充满信心和耐心穿越滚滚红尘一步一步地向我走来。

    就这样翻开了樵夫散发着浓郁墨香的新作。

那个上午接下来的时光,心情一直沉浸在一种折服和感动里。他不矫情、不掩饰的质朴语言,他大山般厚重的生活经历,他对故乡的难舍和痛惜,他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情感以及对女儿的疼爱,他针砭世态的冷静和理智,都让我看到了他温和嬉笑的另一面。便吃惊于他看起来并不结实的躯体内所承载的一切。这样想着,禁不住去看封二上他的照片:照片中的他坐在一把大红的艺术椅子上,黑色上衣,面色皮肤比往日白了许多,他就那样侧坐着,然后将头部转过来,面向着你,那双平日温和的眼睛便宛然含了许多疑问,因此显出几分冷峻。在那大红大黑的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中,衬出了他的一份从容淡定,宠辱不惊,同时也衬出了他的一份深沉与博大。

有些人的文章也许写得很好,文字玲珑剔透,故事精雕细琢,但却经不起品味,总让人感觉到很脆弱很单薄,又仿佛雾里看花,虚幻不真实得让人难以把握,缺少一种最基本的生命的重量和质感,很难进入我们的灵魂深处。樵夫的文章则全然不同,他老老实实地写,每句话都经历过生活的打磨。读他的文字,有一种走在风中的感觉。风很凌厉,穿过我们的肌体,真实而透彻。

樵夫的作品,不但是他过硬的文字功底,还有他叙事的老道和流畅,以及他在读者内心引起的记忆与情感的共鸣。他笔下故乡的麦场,让我想起我故乡的麦场,想起它秋天的拥挤、繁忙与喧闹,也想起它深冬的无奈、空旷与寂寞;他写麦田里瘦弱无助的母亲躬身劳作的场面,我忍不住用纸巾久久地掩住双眼,那不是我的母亲吗?

读樵夫的作品我流泪了。仅仅是因为那里有我所熟悉的生活吗?

 

 

 

 

作者简介:

    张雅琴: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小说集和散文集,现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文研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