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俺的文学评论:王樵夫的山村情结

(2010-06-19 12:21:23)
标签:

作品集

评论

分类: 倾听花开的声音

 作品集《倾听花开的声音》出版已经三年多了,对于这部稚嫩的作品,文友们却给予了一定的好评。这些肯定与鼓励,是我继续走下来的动力。现陆续将朋友们的评论贴出来!面对朋友们的期待,我会一直走下去!无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我想,我的每一个脚步都坚实而有力量!

 

                             王樵夫的山村情结 

 

     晓 

 
     十几年前,在宁城打虎石水库开笔会,克什克腾旗来了一个年青人,黑黑的,瘦瘦的,戴一副近视眼镜,说起话来有几分幽默,透着几分机智。他就是王樵夫,当时在克什克腾旗委宣传部工作,在当地报刊上发表过一些作品,还是初出茅庐

 以后陆续地看了一些他发表的散文和诗歌,接触也多了起来。
  那次在宁城笔会上发生了一件事,使他放弃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难耐,我们经常去打虎石水库游泳,樵夫当时不会水,可是蛮有勇气的,而且天资聪颖,刚学了一次就游得有点意思了,大家都说他学得快,再游两次就没问题了。他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大家的赞扬声中也有点飘飘然起来,竟不知不觉地游到了深水中。大家正玩得高兴,谁也没注意到他的处境,当发现他在水中挣扎时,他已经牛饮了好多水。拉他上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以为这次真完了。过了好长时间,他才缓过劲来,绘声绘色地讲
述了喝水的感受。这倒也不失为一次生活经历,以后在小说中兴许会派上用场。正是一次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从那以后,他成了名符其实的旱鸭子。我们一起去海南时,他只是站在岸上看着大家尽兴地戏水,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自那次笔会后,他绝了和水的缘份,可是和文学的缘份却越来越紧密,作品也日渐多了起来。
  王樵夫是农村长大的孩子
在农村读小学、中学,后来考了大学,来城里读书、工作,就这样一步一步从那个偏远的山区走进了城市,走进了文坛。读了他的作品,你会感觉到他的情感世界是扎根在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的,他对世界的看法、理解、爱憎、审美定位,都是来源于那个小山村的,那里的亲人,朋友,幼时的伙伴,那里的山山水水永远追随着他,那是他无法割舍的乡村情结。
  他的小说“乡村人物素描”、“英儿”、“棋事”、“土豆”等等一批作品都是写他那个小山村的。山村中的各类人物都栩栩如生于他的笔下,那里有饱经忧患,被生活压垮的老人——“老孙头”;有阴损狡诈,以权谋私的山村里的大人物——“樊村长”;有美艳泼辣的“胖嫂”;而他笔下最为生动,也最让人牵肠挂肚的是那些命运多舛的山村女孩的命运。
    被命运压垮的老孙头是这样度过晚年的,“他就蹲在朝阳的墙根下,双手交叉在袄袖里打嗑睡,或者睁着混浊无神的眼睛,虚无地看着地上的石头,歪斜的嘴唇一跳一跳的,好象是想着心事。”这个老孙头是个走南闯北的外地人,“也是个带来了他的剃头活计和下五虎棋的技艺”的能人,他靠着剃头手艺,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加之代表着山村文化的“五虎棋”,这老孙头就是个能文能武的大能人了,可是,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老孙头,到头来就成了前边所写的样子。老孙头的命运,是不是我们广大农村千百万老人的命运呢?那个山村里的大人物“樊村长”,倚仗着手里那点权力,做了多少贪赃枉法的勾当。这是不是当今农村仍然存在的,也是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呢?
    “英儿”是一个象“罗敷”一样美好的农村女孩,她青春美丽,激情如火,对未来充满幻想。可当她未被乌兰牧骑录用,只好自己去城里发展时,走的却是一条无奈的烟花路。在丰富多彩而又令人眼花潦乱的经济社会中,一个只有着青春和美丽,而别无所长的农村女孩,该怎样走一条自强、自尊的成功之路呢?社会给她们的舞台在哪里,她们的机会在哪里呢?
    “土豆”的命运就更加的不幸,“土豆是百岔村姑娘中的人尖儿,是山村森林中一只羽翼渐丰的俊鸟。”她想摆脱贫困,走好自己未来的道路,所以她努力学习,寄希望于金榜题名,可是努力和结果相去甚远,落榜后的土豆只好回家务农,这时她心里还有唯一的一线希望,那就是深爱着她的同学小果。小果上了大学,离开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小果的成功也就是土豆的成功,小果成了土豆的全部希望。在期待和不安中度日的土豆却被更大的灾难淹没了,土豆被那个色胆包天的樊村长强奸了。在那个落后闭塞的小山村,失去处女的贞节就意味着失去了做人妻的基本条件,也就失去了她爱别人和被人爱的基础。土豆经过百般努力,还是被小果抛弃了,她最终走上了自杀的绝路。这个结局不应该是土豆的必然结果,这个故事的结尾还有些牵强,有一些人为的痕迹,可是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愚昧落后的山村里,有多少“土豆”们的美好希望在悄然破灭着,她们的出路在哪里,她们该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她们或者他们同样是新一代年青人,同一片蓝天下,他们能享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吗?怎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怎样才能让现代文明的火炬照亮他们的角落。他们的婚恋、家庭、幸福的起点是什么,归宿在哪里?
    读着樵夫的小说,心情难免有些沉重,因为他的故事和人物都活在那个他深爱着、也痛惜着的故乡。他爱那里的青山绿水,更爱那里的邻里亲朋,那里有他的梦想,有他的期望,可是他还是要离开那里,和从那里走出的年轻人一样,带着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苦闷,他们的无奈,他们的彷徨,走到了大山外边。他们多么想改变它,想让它象城里一样富足,一样的具有现代气息,可是最终,他们却离开了它。这些矛盾的思绪缠绕着樵夫,使他的创作始终处于一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态下,所以他的小说时而缠绵细腻,曼妙生动,时而急躁粗犷,读起来滞重生涩,心里象压了块石头。
    文章是生活的积累,也是人生的体验。读一篇小说,是在和书中的人物交谈,也是在和作者交谈,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是作者与生活共同安排的命运,不论是苦难,还是幸福,都寄托着作者的爱与恨,希冀与遗憾。生活是美好的,可阳光下永远都会有阴影和黑暗,生活中的不平与苦难伴随着人类的欲望和贪婪,永远也不会离去。我们只能希望这样的阴影会少一些,只能盼望阳光更明媚,更有穿透力,能够温暖更多人的心。

     

     作者简介:晓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赤峰市文联主席,出版作品集有诗集《假如不交给河流》、散文集《晓理散文》、小说集《棋悟》、长篇小说《日月同辉》等。小说《空谷》获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索龙嘎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血与火的星河》获内蒙古自治区报告文学一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