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收是对勤奋的自然回报——赏析小兰短诗《秋收》

(2025-10-07 10:53:20)
标签:

人文/历史

艺术赏析

分类: 诗评

              秋收是对勤奋的自然回报


               ——赏析小兰短诗《秋收》


 

乍一看短诗《秋收》,立马想起了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大意是:母亲在家的后园辟出半亩地种花生,和孩子们一起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过了几个月,就有收获了,小孩们都体验到了劳动后获得果实的幸福。而作为父亲的许地山则通过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别林斯基说过:“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这样的家庭教育,可谓是润如细无声。

《兰苑文学》有一个品牌栏目:看图写诗周赛,每每都有好诗出现。这是一个用形象激活思考、极好的创作活动,诗歌自然就呈现了丰富的动态画面。第三十一期是一张雨地里的花生田,一个农夫满身湿透,光着脚在收花生。带着泥的花生和老农质朴的形象,如此的吻合,触景生情,立刻就有了创作的欲望。

短诗自然起笔:“雨张开一张冰冷的网/他和花生被困进秋的内核里”。秋收时节,北方已是凉风习习,秋高气爽,而此刻的上海依然是35度的高温,酷日仍然没有退去的意思,北方的雨却张开了冰冷的网,读到此,周身顿觉凉爽。可为何小兰觉得老农被困了呢?我想,此刻诗人激发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农夫的艰辛劳作而嗟叹!

雨不停地下,诗意不断地流淌。第二段:“雨水浇透了破旧的蓝/像浇透一棵连根拔起的花生”,此时穿着蓝色防雨衣的农夫,和手中的花生已融为一体,没有了彼此之分,汗水和雨水也完全融在了一起。我想老农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收获的满足感,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并且规划好了来年的收成。果然,最后一段:“他捧着那些挂着泥的果实/仿佛捧着泡在雨里的一生”。生活还在继续,耕耘依然不断,风里雨里走过,果实也挂着泥,我仿佛闻到了小兰诗中散发的接地气的泥土韵味,袅袅不绝,是我小时候常常闻到的气息,真是回味无穷!

小兰的诗既传承了诗歌叙事抒情的优良传统,又带着鲜明的个性风格。中国文学史、诗歌史不仅存在抒情传统贯穿线,同时还存在叙事传统贯穿线,两根贯穿线同源共生。钟嵘《诗品》专门论诗,其《序》开篇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写好短诗的关键在构思精妙,创作长诗的难点在于驾驭叙事抒情的技巧和功力,小兰是有能力驾驭的,小兰今后的创作还可放开一些、舒展一些,仅供参考!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