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创”路演起步,迈出创业坚实的步伐

标签:
双创教育文化人文/历史 |
分类: 网络精选 |
从“双创”路演起步,迈出创业坚实的步伐
日前,作为《创业修炼》课程重要的实践环节,第32期创业路演举行项目答辩,由课程主讲殷俊峰教授主持,同时邀请了上海市创造学会创新委员会主任、全国互联网+创业大赛专家库成员时东兵先生担任评委。此次路演分成(AB)两组共34个项目,逐一进行答辩,近100名学生在钉钉课堂观摩了路演。
同济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创新创业学院每年举办一系列的“双创”比赛,激活了大学生的创造活力,“双创”项目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项目的质量较前些年更是有显著的进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的双创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参加路演的团队精神焕发、自信满满,学生们用眼观察、用脑思考,亲身感受到市场的痛点、堵点和难点,这些创业项目大多来自市场的需求,有着创业的广阔前景。
学生们用乐观的心态,为创业项目取了吸引眼球的名字:“校乐购”、“游戏咖”、“济济堂”、“民艺坊”等等,更让人欣喜的是,有的项目紧盯“元宇宙”科技时尚潮流,紧跟创业的风口,好风凭借力,扬起创业的风帆,有“元动力——交互式健身中心”、“元自然——新体验旅游”,等等,融入了“元宇宙”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的概念和技术,体现出了大学生应有的科学素养、以及思考问题的前瞻性。“元宇宙”商业先驱马修保尔认为:元宇宙将迅速改变商业模式,触角影响到每一个人。元宇宙展现出无穷的商机,创新无边界,市场无边界,机遇无边界。
在路演的创业项目答辩中,既肯定了项目水平的显著提高,同时更要指出明显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了,但一以贯之的并不多。往往是课程考好了,热情就衰减了;路演结束了,创业项目也搁置了。殊不知,创新创业要贯穿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乃至整个人生。二是项目的创新亮点多了,但有价值的创新并不多,往往是有许多想法,却泛泛而谈,缺乏转换为产品或服务模式的方法、路径/技术方案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同济的人才优势、专业强势以及各种资源汇集的实力,从而开辟出一条创业的新路。三是创业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存在着视角盲点。如每年的寒暑假、节假日,数月的时间空闲,学校大量的资源闲置,包括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和教室等等,这些带有潮汐现象资源,为创业团队“零成本创业”提高了机会和条件,完全有可能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高效利用好这些资源,既能为学校创收,也能为创业团队盈利,实现多赢的局面。四是讲创业的故事多了,但支撑故事的细节不够,数据不够详实,导致创业过程很难真正地起步,一些有创意火花的项目,不能真正的落地见效。五是对创业的艰难认识不足,缺乏心理准备,创业过程中需要顽强的意志力,去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在解决一个个困难和问题中,切实推进创业项目。
最后,创新创业副院长殷俊峰教授要求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把学习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紧密联系起来,边学边用、边干边学,学中求进、干中求实,知行合一,在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路演项目答辩,是同学们开始创业的起步,为让初创者少走弯路,评委和老师指出了项目中的问题和缺陷,各个创业团队要进一步弥补创业计划书的不足,使之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个团队的创业指南,行稳而致远,扎实地迈出创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