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时东兵
时东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890
  • 关注人气:4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恋庐山

(2022-08-12 09:57:49)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艺术赏析

分类: 散文

恋庐山

 

自从观赏了电影《庐山恋》后,就萌生了游庐山的念头。影片中一对男女青年的浪漫爱情,曾打动了多少颗青春涌动的心,但庐山的秀丽风光,更叫人久久不能忘怀。今年暑期有幸去撩开她的面纱,一睹她的秀色,在我心里,对庐山已种下恋恋不舍的情怀,故写下“恋庐山”以铭记。

乘船逆水而上来到九江,驱车驶往庐山,仿佛一叶小舟在苍莽的林海中飘行,迎面扑来阵阵清新的凉风,刚才还酷暑难耐,可现在大家立即觉得凉爽宜人,庐山真是一个避暑休养的好地方。汽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急驶,大家迫不及待地探头向窗外张望,只见一座座山峰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此时,不知是谁朗诵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庐山的真面目此刻就在眼前!

庐山北依长江,东临鄱阳湖,一山独峙,兀立在江湖平原上,古往今来,慕名而来的文人名士多如过江之鲫,谢灵运、陶渊明、李白、欧阳修……他们在此或栖鸣泉畔,或筑庐草堂,饮清泉、啸山谷,吟歌赋诗,名人名山相得益彰。庐山山水清幽,历来是静心读书的芳草地。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一行65人游览含鄱口。含鄱口所在的含鄱岭位于五老峰与汉阳峰两座山峰之间,岭脊平成一线,宛若连接两峰的长廊,长廊豁口叫含鄱口,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此登高望远,指点江山。我们都兴奋地远眺,“啊,鄱阳湖”大家不约而同地叫出声来。浩渺的鄱阳湖尽收眼底,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

仙人洞是游客必游的景点。据导游介绍说,仙人洞以前又叫佛手岩,是因为洞顶的岩石如伸出的巨手而得名。佛手岩面临绝壁,站在天然洞口放眼远望,楚天空阔,长江如带,山下田园村舍又如散落的颗颗珍珠。真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庐山之美在山南,李白歌咏的庐山瀑布、雄奇的三叠泉、桃花源的原型康五谷等都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秀峰座落在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南的鹤鸣峰下。这里群峰滴翠,万壑泻玉,古木参天,鸟啼泉鸣。我们顺着青玉峡中奔泻的涧水,拾阶而上去探寻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年过七旬的地质学专家景教授,健步如履平地,我走上前去请教:庐山南北风貌为何如此不同。景老笑答“庐山从第四纪起,地垒式的断块山便不断地向上抬升,南部尤其强烈。加上溪流长年累月的割切,岁月的风化剥蚀,造成了山南到处是兀立千仞的绝壁,直泻而下的瀑布。在秀峰随手拨开沉积的落叶,便可见到唐、宋、明时期的石刻,其中以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黄庭坚的“七佛偈”和王阳明的“记功碑”最为著名。

庐山不仅美在自然风光,更是一座文化宝藏,不愧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创作于1995年暑期修养期间)

 

欢迎光临时东兵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