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思维课给我日常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2008-08-21 08:55:16)
标签:

教育

校园

分类: 创新思维营地

创新思维课给我日常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

                                          

    迄今为止,如果问大学中的哪一门课,给我解决日常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带来的帮助最大,那么非创新思维课莫属。

    上学期期末,怀着对创新思维的一种向往、憧憬和好奇,我选了时东兵老师课,并很庆幸在第一轮选课的随机筛选中没被踢掉。上第一节课之前,我记得自己最大的疑惑就是,“思维”,一个这么虚的东西,会讲些什么呢?随着课程进行,我渐渐发现,思维说虚是虚,但说实也实,它是完全可以通过老师指导,辅以思维训练来锻炼提高的。我记得有一节课,时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思考题,即“思维训练要注意哪些关系?”,老师最后说的那一组关系:定型与活化的关系,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课下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番思考,我觉得这其实也恰是思维的“虚实兼有性”所决定的。而我以前往往只看到它虚的一面,而忽略它的可以锻炼提高的实的一面,于是,只是觉得思维飘忽不定、包罗万象又不可捉摸,却不经意间被长年积累下来的思维定势占据着。而之后,时老师在课上举的一些案例,也加深了我的理解,如果说思维是纯虚的、飘忽不定的,那么为什么面对很多的案例,大部分同学的思维指向总是一样的呢?还不是思维定势在作怪!

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也学到了越来越多的能够打破思维定势、拓宽思维面、拓展思维深度以及进行思维创新的方法,我也尝试着把他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觉得创新思维课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当我在日常生活中读到一些文章,看到一些现象,处理一些问题时,可以运用课上老师教过的方法,来开拓自己的思维,从而看到常人难以发现的一面,或找到解决问题最便捷的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吧,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年,市场预测表明,该年度苹果将供大于求,这使众多的苹果供应商和销售商暗暗叫苦,因为他们认定他们将蒙受损失。可就是这时,聪明的甲某却想出了绝招。为什么不赋予苹果其它的作用呢?

    于是,当苹果还在树上时,他就把提前剪好的纸样贴到苹果的朝阳面,如“喜”、“福”、“吉”、“寿”等。果然,由于贴了纸的地方阳光照不到,苹果上也就留下了痕迹——比如贴的是“福”,苹果上也就有了清晰的“福”字了!他凭借这样的创意,在该年度的苹果大战中独领风骚,赚了大钱!

    转眼间到第二年,他的这一手别人学会了,但仍然是他的苹果卖的最火,为什么?因为他的点子更绝,他的苹果上不仅有字,而且还能鼓励顾客“成系列地购买”。原来,他早已将他的苹果一袋袋装好,且袋子里那几个有字的苹果刚好能够组成一句甜美的祝词,如“祝你寿比南山”、“祝你们爱情甜美”等。人们再度争相而至,纷纷买他的苹果作为礼品送人!

    这若是在以前,恐怕我也就是读罢感叹一下甲某的聪明也就完了。可这次,我读过之后不禁联想起了创新思维课上学到的方法。这不是典型的老师讲到的“功能固着”的例子么!谁也没规定苹果的功能仅限于“被吃”,可大家似乎内心都这么想。而只有他想到了赋予苹果“祝福”的功能,于是,这种貌似很“虚”的新思维化作了实实在在的滚滚财源。同时,这个例子与老师所举的“半杯水中,除了水还有空气”、“剃须刀商家拓展女性市场”的例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除了思维定势,谁也没对这个潜在的市场说“不”,关键就看你能否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这门课已渐渐地影响并改变着我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方式及思维模式。比如,往日从南北楼骑车到食堂再到宿舍,我总有固定的路线,而我现在则经常改换新的路线,这也让我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我也比以前更加熟悉校园,当有人来问路或我领着高中的同学逛同济校园时,也比以前更加自如和熟练。在学到的各种思维中,我觉得功能固着、结构僵化以及扩散思维的方法带给我生活的影响最大。将来毕业以后,若能寻找到好的方向,我也不排除创业的可能。而到那时,能像上述甲某一样,找到独特的盈利方式更离不开这些创新思维的支持。当然,我也知道,课上学到的思维方式如能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到大脑及日常行为中,将会使我在日常的每一点每一滴中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独特优势,从而受益终生。

           

                                                 电气信息类  072750  潘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