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十美的跑马生活有多幸福?

标签:
海口千岛湖无锡北京南昌 |
分类: 所感所动 |
刘桂明
2018年1月14日,海口马拉松赛暨第三届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正式圆满落幕。
与此同时,我的第10个全程马拉松赛也正式宣告胜利完成了!正可谓十全十美,妙不可言。
4小时46秒的完赛记录,也宣告了我跑马3年来第4个全马最好成绩的诞生。虽然没有实现再次破4的目标,但因为只是多出46秒的欣慰,也算是最近几次马拉松赛事的一个稳定成绩。所以,我也没有遗憾,也不应该有遗憾。
若干年前,我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够成为一位马拉松选手,现在竟然已经完成了第10个全马;从来没想到自己能够6小时完赛,现在却已经4次跑进或接近4小时完赛;从来没想到不仅自己可以参赛,而且还能够带动别人参赛,我的发动与鼓吹下,此次马拉松赛竟然有551位法律人踊跃参赛……
如果说有人是以创造了无数个PB来成就自己的马拉松赛事,那么我就是以发动越来越多的法律人参赛来丰富自己的马拉松梦想。从2016年10月与2017年4月连续两届在泰山举办的法律人马拉松赛到此次移师海口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全国各地法律人参赛的热情越来越高、参赛队伍的规模越来越大、参赛选手的成绩越来越好。作为策划者,也作为组织者,更作为参与者,我当然是欣慰又高兴,高兴又幸福,幸福又不知足。因为我与连续三次提供赞助支持此项赛事的西政校友、甲乙丙公司邱代伦总裁一样,希望有朝一日能有100万法律人参赛,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法律人自己的马拉松赛。所以,目前连续三届还不到1000人的参赛规模,应当说法律人马拉松赛还只是刚刚起步,还需要更多的法律人关注支持并积极参与。
遥想当年,从3年前2015年1月11日在海口开跑的首次全程马拉松,在经历了两次北京马拉松赛与千岛湖、无锡、南昌、兰州、武夷山、南京等地的马拉松赛事之后,3年后我终于又回到了跑过首马的海口,这是一个有趣的轮回,也算是一个有缘的回归。唯一的遗憾是,当年刺激我走上马拉松赛道并带领我胜利完成首马的赵志刚师弟没能再次光临海口。因为工作原因,作为法A002号的赵志刚无法请假前来海口参赛。要不然,身披法A001号的我与法A002号的赵志刚两位华政校友一起参赛、一起冲线,起码也能成为第三届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上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吧!
屈指算来,从当年以4小时35分完成的首马到此次海口以4小时46秒完成的十马,一晃3年过去了。这3年1000天所经历的一切,说来话长,意味深长。一个意外的收获是,2015年1月11日的人生首马还催生了我的个人自媒体平台——“桂客留言”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在2018年1月11日第三届桂客年会上,我告诉与会的各位桂客,1001夜过去了,我没有一夜不思念大家。正如那首歌的歌词所唱,“一千零一夜,没有一夜不思念”。这3年来,我不仅思念桂客,同样也思念跑友。
3年来,在跑马的速度进程中,从首马的4个半小时到今天的4个小时,我感觉也是意蕴无穷。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成绩的提升与配速的上升,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写照与内心深处的体验。这种生活方式,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哲理。为此,我将其界定为“十全十美的马拉松生活”。
十全十美的跑马生活,原来如此美好!
3年来,每一次报名参赛,每一次顺利完赛,每一次组织比赛,内心深处喷涌而出的是一种人生的激情与活力,一种生命的力量与精神,一种生活的愉悦与享受。人生如此美好,原来怎么就没发现人生竟然还有如此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呢?有人说,人生的美好,既包括世俗的快乐,更包含心灵的愉悦。从我个人对马拉松比赛的感觉来看,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每一次比赛,我在终点看到的每一位选手完赛后的表情与朋友圈分享的心情,无不显示出跑马生活确实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生活状态,无不体现出跑马生活既有世俗快乐更有心灵愉悦的人生境界。我常说,每次马拉松比赛的过程就是一种随时都有可能弃赛的忍受,但比赛的结果却永远是一种随地都可以分享的享受。这种值得享受的内涵,许多马拉松跑者甚至都觉得永远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十全十美的跑马生活,原来如此快乐!
3年来,每一次训练,每一次约跑,每一次受伤,其实就是一种磨练意志、锻炼耐力、锤炼惰性的人生态度。每一位马拉松跑者都知道,量力而行是跑马的速度,循序渐进是跑马的高度,日积月累是跑马的长度。于是,在2015年1月11日首马之前的2014年4月至12月间,我曾经尝试了5公里北京长跑节、参加了10公里北京欢乐跑、挑战了第一个半马的北京马拉松。要不然,还是没有勇气踏上全马的起跑线。从此,我也终于体会到,跑量永远是跑好马拉松比赛的前提,力量则永远是跑出马拉松赛事好成绩的基础。所以,当训练距离达到里程目标时,当约跑想法轻而易举实现时,当受伤的焦虑一扫而光时,内心充溢的正是一种生活的充实、充实的深刻、深刻的快乐……
十全十美的跑马生活,原来如此幸福!
3年来,每一次出差,每一次座谈,每一次聚餐,话题永远不会离开跑步,主题永远无法绕开跑马,问题永远无法躲开跑道。此次海马比赛前,我梳理了一下自己跑过的国内城市,竟然发现已经跑了100个城市(还不包括2015年9月赴美学习期间跑过的华盛顿)。于是,一篇题为《我跑了100个城市,你信吗?》的文章出世了!在我看来,用脚丈量一个城市肯定比你坐车经过一个城市更真切更真实。过去常常是第一天住进酒店,第二天白天一直在酒店开会,然后晚上就离开这座城市了。现在同样是第一天住进酒店,但我肯定会在第二天开会之前,已经跑过了这座城市的江河湖海园林山。比如说宜宾的长江、兰州的黄河、南昌的艾溪湖、烟台的渤海、昆明的滇池、南京的紫金山、广州的珠江、上海的黄浦江、长春的净月潭、武汉的东湖、杭州的西湖……
因为美好,所以更加热爱;因为快乐,所以更加享受;因为幸福,所以更加珍惜。
当然,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次数,因人而异,也因地而异,有人一年跑十个甚至三十几个全马,有人一年也就跑三四个全马。像我这样的一般跑者,三年才跑了十个全马,不算多,也不算少。尽管我现在已经不将自己跑过的半马作为统计数字,但每次训练或约跑时跑过半马后,内心必然还是满满的成就感与足足的获得感。当咕咚显示的月跑量如果达到200多公里、年跑量竟然超过1500公里时,自我感觉必然还是可以得瑟一下乃至炫耀一下的。
但是,最值得得瑟与炫耀的还不止是跑量,还有各地各具颜值各显风采的跑友。作为跑友,约饭约酒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约跑。或早晨或傍晚,或江边或山下,一个电话,一条微信,立即约跑成功。然后边跑边聊,边聊边讲,然后拍合影发朋友圈。于是,交情增加了很多,友情增强了更多。为此,我将这种情感归纳为“有一种朋友叫跑友”,这种跑友是“羡慕不嫉妒,佩服不攀比,鼓励加激励,学习又交流,共享又分享”。
因为这种跑马精神的鼓舞,在赛道上见到熟悉的跑友,一定是为他鼓劲加油;在跑道上看到陌生的跑友,必然会为他竖起大拇指喊出加油声。在此次海马比赛中,无论是开始一窝蜂的起跑还是7公里后与美女跑友赵璠一起紧随官兔的跟跑,不论是25公里处独自一人的艰难翻越世纪大桥还是35公里处与80后跑友胡云峰的不期而遇,不管是41公里咬牙坚持的调头折返还是快到终点时超越一位法律人跑友的小声鼓励,都能见证我们法律人跑友之间的相互鼓励与支持、相互陪伴与照顾……
踩过35公里计时毯,竟然又一次听到了有人叫我“刘老师”,原来是浙江律师胡云峰在跟我打招呼。上一次在跑道上他认出我之时,还是在2016年3月的无锡马拉松赛道上。想不到又有缘跑到了一起,于是,我们一起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跑到了终点。
手拉手跑到终点线之后,第一眼就看到了连续三届为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日夜操劳各种会务工作的齐梓伊美眉。顿时,顾不上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一下子就紧紧地抱住了大美女……
一个深情的拥抱,既表达了我作为自封的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组委会主席对这位被我封为秘书长辛勤付出的衷心感谢(其实,作为知识产权出版社法律编辑室主任的大美女,还有更忙碌的主业),也表达了自己对完成第十个全马后洋溢在内心但又掩饰不住的幸福喜悦。
十全十美的跑马生活到底有多幸福呢?不跑,你永远不知道。跑了,你就懂了!
最后剧透一下,之所以要拥抱美女,是因为我自己实在站不住了,赶紧抱住美女喘息一下。喘息片刻,美女又将我交给了跑完微马后也来到全马终点等待的另一位美女律师顾燕玲。于是,我又被顾美女扶着一步一步走向领取完赛包的甬道……
或许,这就是马拉松生活的魅力,累并偷偷地快乐着、悄悄地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