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律师中国》:一本并非教科书的书

(2009-03-04 14:06:35)
标签:

法律

律师业

律师中国

刘桂明

杂谈

分类: 所感所动

博主按语:

    下面转载的这篇文章系舒平律师发表在自己博客上的文字(博客:“舒平的天空”),尽管文字不多,但却有深意。诚如舒平律师所言“你不能把它当成教科书,因为它不是很系统,但是,作为一个他的个人文集,是无可挑剔的。”应当说,从2003年出版的《法治天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到2007年推出的《律师中国》(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均非教科书,只是本人的各类作品汇编。身处中国律师界十多年,感慨甚多,感悟颇丰,于是,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竟也积少成多,便成了个人的文集。文集里的文字,不仅表述了我对律师业的理解,也表示了我对律师界的热爱,更表达了我对律师事业未来理想的渴望与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不敢说能为律师业“指点江山”,也无意对律师界指手画脚,只要能引起业界同仁有所感悟、有所反思,便心满意足了。

    甚感欣慰也深感遗憾的是,本书的销量不错,现在竟然在书店里买不到了。据出版社说,已经没有多少库存了。几位律师业来信问,怎么书店和网上都买不到了呢?

    既然如此,那就期待我的新作吧。如果没有什么变化,年内应该能够见到我的新作《前言后语》。

    感谢舒平律师!感谢律师朋友们!

 

   夜读《律师中国》

舒平

初知刘桂明这个名字,是从《中国律师》杂志,那是他是这个杂志的主编,不想知道也得知道。

认识刘桂明,是通过他的博客,通过互联网,知道了这个律师的朋友和老师。

了解刘桂明,是通过《律师中国》这本书。很偶然,买到这本书业恰恰是通过网上交易,通过互联网。

是从下午两点钟左右开始看这书的,一直看到下半夜两点,也只是草草地看了一遍。于是,把它放到了包里,随时可以再看。

如果说,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见证了中国律师业的记录与思考”,应该说是名副其实。但是,读过后,作为一个律师,一个谈不到资深却也再不是初出茅庐的律师——一个已逾不惑之年的中年女律师而言,却不仅仅是这样。可以说,这本书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律师的指路明灯,还是资深律师的一个充电器,至少我这样认为。

它告诉你,律师是什么,律师的天职是什么,律师的境界是什么,大律师是怎么成长的,好的律师所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还包括很多敏感的话题,包括“刑诉法306条”对律师可能产生的职业报复,包括对死刑可否执行死刑,还包括律师和法官如何建立平等沟通、良性互动的关系等另许多法律人困惑的话题。他不仅告诉你中国律师及中国视律师业的现在和将来,还告诉你美国律师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它让你感到作者对中国律师的关怀,对律师行业的热爱。

它让你感到有很多的东西,现在你还不明白,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明白。

它让你感到,你做的永远不够,怎么做都不够,也不知道将来够不够。

它告诉你,“作为律师,作为法律人,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算什么,而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法律智慧帮助他人改变命运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如果说,每个人都追求成功,我又追求什么样的成功?

怎么样去追求自己的成功?

做事,做市,做势?

我在读,我在想。

当然,你不能把它当成教科书,因为它不是很系统,但是,作为一个他的个人文集,是无可挑剔的。

随看随想随写,浅薄之处难免,如有冒犯,请作者原谅。

心情敬请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