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语录

(2008-05-11 11:04:05)
标签:

杂谈

母亲

儿女

语录

母亲节

分类: 所喜所忧

母亲语录

        ——献给天下伟大的母亲

                               刘桂明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突然想起来应该将母亲的经典语言整理一下,以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说起母亲,我常常想起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时候往往说不爱吃的母亲,想起全家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的母亲,想起我们每个学期开学前四处借钱的母亲,想起儿女即将远离家乡时偷偷落泪的母亲,想起孩子犯错时不是一味打骂而是语重心长的母亲……
    94年前,当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博士提请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母亲节定为全美的节日时,他本人可能不会想到,一个美国人的节日后来竟成了“国际母亲节”。不要说,他没有想到,他服务的对象美国人民也没有想到,他所不了解的中国人民更没有想到。
    可见,尊重母亲、敬爱母亲、孝敬母亲不只是那一个人的美好情感,而是全人类的共同情感。
    与天下人一样,我也有一个勤劳、善良、伟大、勇敢的母亲,我也热爱并孝敬我的母亲。但是,我的母亲有一点与天下其他母亲不一样,那就是她时常教育孩子的“语重心长”和“至理名言”。
    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在旧社会曾经被送给人家当过童养媳,要不是新社会来了,她的人生轨迹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方向了。1954年,19岁的她嫁给了本份老实的父亲,成了新社会、新时代的妻子。后来,她又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两个孩子却先后夭折了。直至第3个孩子出生也就是我哥哥出生,她才开始真正成为母亲。然后,有了我;然后,有了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然后,又有了孙子、孙女和外甥、外甥女。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也不认识一个字,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认、不能写,但是,她却常常以“老一辈人说得好”这样的语言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哲理。所以,我常常自豪地告诉友人:“我母亲是一个文盲,但她却是一个文化大师!”
    最近,经我与妹妹粗略搜寻和简单搜集,在我的眼前竟整理出了一份既有家乡语言特色又有传统文化特点的“语录”。

    仔细比照,可以发现,其中一些语句竟与《三字经》和《千字文》等古时启蒙教材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举一些语句,让我们看看有何道理、有啥哲理。


    1、穷在平地无人问,富在高山有远亲。
  2、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
  3、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4、舍不得姨娘,当不了好汉;舍不得婆娘,站不了口岸。
  5、好仔不去人家招郎,黄花不去人家填房。
  6、好女不在娘家老,好马不吃回头草。
  7、枕头上教妻,桌角边教子。
  8、三岁打娘,娘会笑;十岁打娘,娘会叫(哭)。
  9、有钱不怕吓,有菜不怕客(Kā)
  10、牛有人看,马有人骑。
  11、血汗钱万万年,冤枉钱冇(家乡方言念māo,即“没有”之意)过年。
  12、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木头,抱了头走。
  1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14、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15、打蛇打七寸,捉贼先捉王。
  16、有样看样,没样照样。
  17、打扮好,一时好;生得好,日日好。
  18、大雪小雪煮饭过日,大寒小寒一年完场。
  19、白露秋分日夜平分,寒露霜降日头就暗。
  20、吃了端阳粽,跳进河里打水蹦。
  21、愿意日头晒七天,不愿月光晒一日。
  22、有钱难买四八月,黄金难买少年时。
  23、饿了好剃头,饱了好洗澡。
  24、大要让,小要谅。
  25、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26、种坏了农地一年穷,讨坏了老婆一世穷。
  27、合伙就是一家,分开就是邻拉(邻居)。
  28、后生要从众,老人要合时。
  29、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30、一户人家三件宝:鸡啼、狗吠、伢子吵。
  31、磨刀不误砍柴工。
  32、隔行如隔山。
  33、一个好汉三个帮。
  34、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35、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36、日头黄,仔寻娘。
  37、正事没一谈,野事一担担。
  38、钱谷的夫妻,酒肉的朋友。
  39、好女系得金腰带。
  40、红花还有花谢时,叫花子也有三年运。

   41、七脚(骨),八脚(骨),靠自家的脚(骨)。(比作自力更生)

   42、逢事留根线,久来好相见。(比作很多事情要留余地)

   43、好事传千里,坏(念“落”字)事冇出门。(报喜不报忧))

   44、公有婆有,赖不得自己(私)有。(自己有能力会更好)

   45夫妻面前不较真,留下三分养本身。(自己也要有自己小秘密)

   46、打死不出房门,骂死冇出灶门。(老一代人的厉害婆婆)

   47、有吃不要吃过,有话不要说过。(比作人需要谦虚)

   48、有人不要借人势,有钱不要借钱势。(比作人要低调)

   49、命里注定三合米,走遍天下冇满升。(比作一切就是命中注定)

   50、清明寒十,谷雨寒七,立夏不寒寒三日。(清明时候天气还有冷几天)

   51、路逢一卦刺,捡开修阴德。(做好事)

   52、七不落,八不停,封九见光明。(比下雨天多了)

   53、千有千样,万有万样。(多种多样)

   54、鞋子原人穿,酒肉原人吃。(比作有钱人)

   55、肯勤龙风打,不肯门风吓。(形容愿意受家里苦,不愿受外面苦)

   56、打谷桶大气(力),当不得丝线面大命。(形容命运好与坏)

   57、桐油装不下,茶油也装不下。(形容读书无心)

   58、爹是天,娘是地,老婆是喉咙下气。(还是老婆亲)

   59、骑马家,骑马家,一天骑得千万家。(比做古代骑马的速度很快)

   60、半饥半饱无人抵,饱里食足撑死人(念“银”)。(比作不要吃得太饱)

   61、愿吃你笑脸水,不吃你的苦面汤。(形容热情招待)

   62、长毛不吃吃蓑衣,四脚不吃吃板凳。(形容不挑食)

   63、三代娘(佛)出傻子(褒义)。(形容近亲不能结婚)

   64、养女门前过,不要带得过。(比作古代重男轻女)

   65、十个茶花女,当不过客(念“卡”)里仔。(比作古代重男轻女)

   66、养女黄沙堆,十年九白催。(比作古代重男轻女)

   67、有就端阳,冇就商量。(形容女婿穷,没有办法给丈母娘端午节送礼)

   68、娘还要女教,夫还要私教。(形容老人不要小的教)

   69、娘送女一年,女送娘一世。(形容过节女儿要给娘送三节:端午、中秋、过年)

   70、讨得冤孽来,还去冤孽债,请得进棺材。(比作夫妻缘分)

   71、女人家,女人家,没有女人散拔花。(形容一家里要有女人收拾家)

   72、娘错错一窝,爹错错一个。(教育孩子告母亲教讨)

   73、新娘看来时,细仔看小时。(比作小孩子看小时候就可看出为人处事)

   74、愿守乞丐娘,不守做官爹。(比作孩子要跟着妈妈一起生活比较好)

   75、大人说话小孩听,小孩子说话墙壁听。(比作小孩要听大人的话)

   76、人多好吃生的,人少好吃鸡窝。(比作人多吃饭香)

   77、赌钱哥哥一条龙,一夜富贵一夜穷。(不要去赌钱)

   78、行木不成桥,成桥在一双。(比做一根木头不能成桥,成桥需要一双)

   79、团箕晒谷,教仔读书(意思是以前再苦,再穷也要教仔读书)

   80、插秧(试田)插秧郎,一天能插(试田)几千几万行(比做插秧速度很快)

   ……

 


 

  

    其实,已与父亲度过金婚的母亲还有很多“语录”,但是,或因为年少时的记忆日渐模糊,使我对母亲的有些经典言语已无从想起也无法整理;或因为有些语句只能用家乡话叙述,使我无法将其译成普通话;或因为母亲不再需要“语重心长”,而使我们现在很少听到新的“至理名言”,于是,仅仅整理出本文中简单的40条。
  有人说,一个母亲就是儿女终生的老师;也有人说,儿女的成功必有母亲的影子;还有人说,儿女走得再远都还在母亲的心里;更有人说,母亲永远是儿女的骄傲,儿女则永远是母亲的自豪。
  应当说,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也是准确的。
  在我们全家,在兄弟姐妹之间,在全家三代人身上,母亲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的人生导师,永远是我们的温暖港湾。
  尽管我们从未张嘴大声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爱你!”,尽管我们从未特别给母亲送上一束节日的鲜花,尽管我们至今还在以各种家务让母亲不停地奔忙,但我们对母亲的爱,始终写在脑海里,写在血液里,写在内心深处。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值此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时刻,我愿借此文并代表全家所有晚辈发自内心地对母亲说一声:妈妈,祝您节日快乐!祝您天天幸福!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平安!

                                       于2008年5月11日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