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同仁证据科学中国法学会中国政法大学刊物 |
分类: 所思所想 |
刘桂明按语:
尊敬的张保生副校长、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各位朋友:
至于刚才我说到的“不可靠”,是因为最近流行的一条短信。这条短信说:“看了《色·戒》,才知道情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状》,才知道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结号》,才知道组织不可靠。”既然连本该如此可靠的人和组织都不可靠了,那还有什么可靠呢?有,在我们法律人看来,最可靠的就是证据,就是证据科学。
今天创刊的《证据科学》,就是一个可靠的证据,就是一本研究可靠证据的刊物。同时,也是证明保生副校长和法大人“太有才”的可靠证据。
有人常说,打官司就是“打关系”。其实,真正打官司的是打证据。只有证据,才是最可靠的。证据,作为发现法律事实、证明法律事实、确定法律事实的手段或物品,当然值得研究。至于名称怎么叫,还可以进行研究。是叫证据学,还是叫证据法学,或是证据科学,都有各自的道理。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要讨论和面对的证据科学问题。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从学科到科学,就是一个不断去伪存真、不断扬弃、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所以,这个时候诞生了《证据科学》这本刊物,的确是一件正当其时的事情。
刚才,方向主任很高兴也很权威地告诉大家,中国法学会证据科学研究会即将成立。这个好消息,无疑是过去两年来司法部成立司法鉴定局和中国政法大学成立证据科学研究院的继续。相信所有同仁都会为之欢欣鼓舞。
祝贺之后,嫉妒之余,这个时候我要为刚刚创刊的《证据科学》表示三个祝愿:
第一,祝愿她成为一个表达证据主张、传递证据声音的媒体。大家都知道,现在媒体的类型很多,有报纸、杂志,有广播、电视,有网络、通讯等等。杂志当然是一种传统媒体,但传统媒体也能散发出新的魅力。所以,新创刊的《证据科学》尽管是一本理论刊物,但也要主动与社会接触,与生活接触。在那些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中,在那些议论纷纷的热点案例中,只要与证据有关,我们就必须发出最权威、最科学的声音。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与其他媒体展开合作。
第二,祝愿她成为反映证据研究成果、展示证据研究成就的载体。关于证据科学的研究,不仅需要通过媒体来反映,而且还需要通过一些载体如图书、期刊来总结和保存。证据研究的争议主张、证据研究的阶段性的成果、证据研究的动态与方向,都可以通过《证据科学》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了解。也就是说,在这本刊物上,我们既能看到理论研究的成果,也能看到司法实践的探索。
第三,祝愿她成为主导证据研究方向、反映证据研究动态的主体。据我所知,这本刊物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研究证据科学的刊物。“唯一”只是出身,而“主体”才是目标。所谓“主体”,就是要让《证据科学》成为将来证据科学研究会成立后的研究主体,成为类似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这样的证据实践部门的表达主体,成为证据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主体。
最后,再一次祝贺你们为“不可靠”的2007年划上了一个可靠的圆满的句号!谢谢你们使我们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充满信心!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