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这是我的一位校友写的博客,我感觉很好。坦率地说,现在法律圈不知道我的母校华政的人肯定不多,但不知道我的母校与美国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之间关系的人肯定很多。这篇文章就告诉你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你还将知道,我的母校是怎么成立的。今年是我的母校成立55周年的年头,更是我的母校更名的头年。转发此文,谨以纪念。
网友们看了我的《华政园-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后,纷纷由衷地赞叹“华政园”的美丽,说起“华政园”,不得不缅怀她辉煌的历史——前身圣约翰大学。
这所旧上海声名显赫,有“东方哈佛”、“外交人才养成所”之称的大学是美国圣公会在中国设立的教会学校。1879年,圣公会主教S.I.J.施约瑟将1865年设立的培雅书院、1866年设立的度恩书院合并,成立圣约翰书院,地点在上海梵王渡。初设国文、神学两部,光绪六年(1880年),圣约翰增设医科,为上海近代医学堂之肇始。1881年增设英文部,是中国当时英文教育最好的大学。1952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被撤销,前后73年,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一所高等学府。正是这所大学,创造了首先引进近代体育项目、开展全国第一次校际运动会、建设全国第一个高尔夫球场等许多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
圣约翰大学是旧中国的一所贵族化的高等学府,因在美国华盛顿注册,故兼有美国国内大学的地位,其毕业生可直接升入美国的大学研究生院。外交家颜惠庆、施肇基、顾维钧、王正廷,名医颜福庆、牛惠霖、牛惠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刘鸿生、作家林语堂、建筑师贝聿铭、会计师潘序伦、出版家邹韬奋、宋氏家族宋子文、宋子良等,均毕业于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的主要建筑都是飞檐、歇山顶,有四合院式,但内部和下层则为西式。怀施堂、老科学馆、思颜堂、思益堂、罗氏图书馆等建筑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现已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随着历史的变迁,老圣约翰人的相继谢幕,圣约翰大学越来越成为历史符号而不为人所知,着实令人扼腕。但是在她原址上承继其政治系等学科建立的华东政法大学,却原汁原貌地保留了她的校区,并与她血脉相连,生生不息,多少留给世人些许安慰。
作者:
广东德比律师事务所 王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