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是独一无二?

(2007-05-09 14:16:36)
     中国文化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文字。
     我们的文字有形、有声、有韵、有味,昨天我转发的那幅对联,便是如此魅力的美丽写照。作为中国人,我们都能不同程度、不约而同地体会到,中国文字在有形处必有声,有声处会有韵,有韵处还有味,有味处可生情。情致倘浮摇,便是灵气。
     这幅对联给我们诠释了如下意境:上联言之,独览梅花傲雪怒开,一扫腊雪之寒意;下联语曰,闲暇时分看青山雄姿,有与碧绿溪流挥练长舞之趣。
     然而,如此去理解这幅对联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看到,其中的“音韵”应该是这幅对联的“灵魂”。在作者的言中,上联意在求得语言的音乐美与音乐的形象美。我们如果细心品味与朗读就能发现与听见,上联是音乐简谱的“哆来米发嗦啦西(1234567)”,以有形托有声,就像心里的微笑,如此的浅易平柔,又那么深厚荡人。而下联则借助方言将“一、二、三、四、五、六、七”依次念读出来(南方许多地方会将“二”字念成“睨”),以有声衬有形。更有意思的是,上下联的藏头就是“独一”。因为上下联中均找不到“二”,另外,许多人并不知道“二”的变异读音,所以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无二”。
      更加理所当然的是,像这样以数字与音乐的七个音阶相对应,又极富诗意的楹联,在浩如烟海的对联中,在汗牛充栋的文字中,在卷迭浩繁的传统文化中,自然是、必然是“独一无二”,天下无双。
      各位大家,您以为如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