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也没有氧气

(2007-02-13 00:12:22)
标签:

雷元星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也没有氧气

 

前段时间,一位反伪科学斗士在媒体上宣称:“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科学是文艺复兴以后从西方传来的”。当被问到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什么时,他说:“那只是科学的萌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规范的知识体系。”乍听起来,似乎这位反伪斗士还真有学问,可能是这么个理儿。可细细分析下来,方知也不过是一种浅薄的忽悠,并不能作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一命题的理由。哦,科学是何时突然降临地球的?她就偏偏降临在了西方?从此使西方成为了科教的教主。如果西方的那个科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是哪个科学妈妈给生出来的?咱中国就没有这个能生科学人种的妈妈?

 

其实,古希腊时代的智者们也不知道有“科学”这么个东西,他们把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体系叫做Philosophia(哲学),表明他们是一些不爱美女爱(Philo)智慧(sophia)的一族。中国先哲也不知道“科学”是何方圣教,他们把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叫做“格物”,把他们格出来的东西叫做“大道”或“天理”,“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多去格物而少爱美女的意思。

 

西方中世纪早期,拉丁文中出现了scientia 一词,其本意是对自然的认知,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格物致知”。明万历年间,一个叫利玛窦(Ricci Matteo,1552-1610)的神父来中国传教, scientia一词也就跟着基督文明来到了中国,利玛窦的中文很棒,他和徐光启(1562-1633)在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与第谷“日地双心说”等西方文献时,把scientia 一词称为“格物穷理之法”,并没有创用“科学”一词。其实,“格物”二字本身就有把物质世界分为各种窗格或棋格的意思,把不同的认识对象放进不同窗格进行观察,或放进不同棋格进行研究就是格物,这同分科之义是相近的。对物质世界分格而致知分科而立学是一回事,当然“格知”与“科学”是同一个语词。

 

“格物之法”用了300年后,进入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开始接受西方文化,曾提出“脱亚入欧”口号的福泽瑜吉(1835-1901)把 scientia译成了“科学”,其本义是分科之学。在我国有据可考的文献中,科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康有为(1858-1927

 

1894年写的《人类公理》(《大同书》的前稿)一书中,后来严复(1854-1921)翻译英文原著时,也沿袭了康有为的译法,直接把英文里的science 译成了“科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因孔子《礼记-大学》中有:“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格物”一词自然成了儒家“腐朽思想”的代名词,再也没有人提“格物”之语。加上那时提倡白话文,“格物致知”有文言味道,人们就慢慢习惯了“科学”一词,这就是“科学”走进中国现代文化主流的历史过程。

 

我们知道,任何文明圈都是以科学文明为基础的,没有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成果,就不可能建立起一种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的物质文明。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仑、古印度、古希腊、古中国都有自己的科学文明,也就是有他们自己对自然界的认知系统。要知道,这个系统并不是反伪斗士说的什么“科学萌芽”,用库恩(K S Kuhn)的话说,这些知识体系是完全不同的“范式”(paradigm)。以托勒密地心说为例,它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系统,它本身不会去萌芽、开花、结果,并发展成一个哥白尼日心说体系。因此,库恩的范式是不可通约的。同理,“盖天说”是中国古代的科学体系,它是先秦的宇宙认知系统,若“盖天说”也是中国古代的科学萌芽的话,那么它会自然生长出什么样的科学学说呢?显然,“萌芽说”只是反伪科学斗士的一时搪塞之词,不足为论。

 

如果再过5000年,地球上的后代们把今天的哥白尼日心说也说成是“古代科学的萌芽”可乎?如果可以的话,那么5000年后的地球还绕不绕太阳转?如果还是绕太阳转,那么为何哥白尼这颗“萌芽”要萌5000年呢?如果地球不再绕太阳转,那它会绕什么转?我相信,反伪斗士对此诘难的唯一策略就是沉默。记得几年前,江晓原教授说托勒密地心说也是科学,立即就遭到了反伪斗士的反击,他们说地心说是错的,错的就应该是伪科学,怎么能叫科学呢?后来他们在辩论中败阵之后,就一直保持着沉默,至今也不承认托勒密地心说是科学。当然,我们不会指望他们承认“盖天说”也是科学,因为他们已经一口咬定:“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其推论是:“一打就倒的必是伪科学,何况地心说与盖天说早已被打倒,那还怎么能声称是科学呢,把不是科学的东西说成是科学,就是伪科学,何况地心说与盖天说自己都承认是错的。”

 

虽说本人不是语言学家,不会玩文字游戏,但知道中国古代确实没有“科学”这个词,但这不能成为否认中国古人有格知(科学)活动与知识系统的理由。古希腊没有科学(science)这个词,但亚里士多德却著有《论天》和《物理学》,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词,却有《甘德星经》《周髀算经》等著作传世。如果一个语词就能否定一部历史,那么这个语词的结局必是被历史所否定。主张“去汉(中国)化”的福泽瑜吉用汉字给我们贡献了“科学”一词,如果有人一定要用这个词来否定自己的历史的话,那么汉文化的传承者就可重新使用“格知”将其取而代之。当然,那时的反伪科学斗士还会坚持他们的斗争哲学,转而发起“反伪格知”运动。也许那时他们会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 Philosophy是从古希腊抱来的婴儿;中国古代也没有氧气,氧气一词是从英文的Oxygen 译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