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伏羲元素周期表的原子量

(2006-08-11 09:40:43)
标签:

雷元星

文化

金星

    若一张元素周期表上没有标明原子量,那么这张表就不可能被使用。而在两张“伏羲六十四卦图”内部,连一个数影儿都没有,它能叫做“元素周期表”吗?

    其实不然,“伏羲六十四卦图”不仅是定性的,而且也是定量的,它的数字就包含在图内,同现代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量非常接近。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用的原子量,是以1个碳原子重量的   作为基准、比较而得的相对重量,并不是它的实际重量几克、几毫克等。一个碳原子的实际重量是1.994×10-23克,氧原子的实际重量是碳原子的   倍。现把碳的原子量定成12,那么氧的原子量就必然是16。氢原子的实际重量是0.1673×10-23克,只相当碳原子实际重量的   ,故氢的原子量接近1。

    由于现原子量是以碳的重量为基准确定的,古人在确定元素的原子量时,不一定也以碳(需)的重量为标准,也许他们会以氦()或金(晋)为标准。况且他们所使用的秤,与现在巴黎国际度量衡局里的秤也不会完全一致,他们的一克可能大于现在或小于现在的重量,故算出来的比值就会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通过加上周期值后,便可把它减小到最低程度。

    如前所述,伏羲是根据天地阴阳列卦的,天在上,秤称不出天的重量,故凡象天的白块或阳爻就没有重量。而地在下,地上的一切物质都可以称出重量来,故凡象地的黑块或阴爻就具有重量。由此而推断,伏羲六十四类元素(卦)的原子量就包含在他卦图的黑块或阴爻之中。

    因每一卦符由六爻相叠而成,所有物质的排列层次都是上轻下重。伏羲沿用“阴阳八卦”的数学理论,将最上层的黑块或阴爻定为2,然后每下一层,加1次方。如坤(钋)卦,上下6爻都为阴爻,它的基本原子量就应为21+22+23+24+25+26=122。

    由于古今重量单位与计量标准的差异,我们现在按不同的元素周期加上一定的周期值,便可把卦图中阴块或阴爻所代表的原子量一一表现出来,并同现在的原子量大致相当,见表2-5。 

伏羲元素周期表的原子量

表2-5  周期值表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伏羲方阵”只有八层,它只体现了八个周期。而上表所列的主周期六层,加上随、困、萃所划分出来的三个周期,共有九层,这如何与“伏羲方阵”相符呢?其实,这是由于“伏羲方阵”将乾(氢)与(氦)拼进了第一层造成的,这样就使方阵只剩八层了。如果人为地把乾(氢)、(氦)两卦提上一层,然后依次把空位补齐,伏羲方阵就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一模一样了。

    现我们来看乾的原子量,乾(氢)的古元素符号为,上下无一阴爻,它的基本原子量为0,而它处在第一周期之中,其周期值为1,故0+1=1,即乾(氢)的原子量为1。又如明夷(铬),它有四层阴爻,所代表的基本原子量为21+23+25+26=46,又因它处在第四周期,周期值为6,故46+6=52,即明夷(铬)的原子量为52,同现在的51.996非常接近。

    再比如蹇(铪),四层阴爻所代表的基本原子量为21+23+25+26=106,它是第六周期中的元素,又排在渐之后,其周期值为8·9=72,故106+72=178,现铪的原子量为178.49,也非常接近。读者可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任意一个元素,它们的差值都不可能很大。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周易·上下经》中,到处都有“初六”、“九二”等数字用语,如讼卦的经解中就有:“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这些数字可能原本是用于计算原子量的周期值的,不知什么原因,它们会被周文王以后的易学家误用,把“初六”、“九三”之类的用语套成天数、地数或命数之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