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卦 就是 碳C 的古元素名称
“需”卦的卦序为第六,碳的原子序号也是六,故“需”是碳C的古称。
“孚”(fǎ)字古义为透明、光亮、水晶玉等义,如《尚书·吕刑》;“五辞简孚,正于五刑。……狱成而孚,□输而孚。”其义是要求五辞简洁透明,狱讼判决明白。《礼·聘义》中“孚尹”的孚字即含晶莹明玉之义,后儒将“孚”向“浮”字引申,其义境有了另外的拓展。说需(碳)有孚,可能指碳C的同素异形体钻石,由于钻石的导光率与硬度最高,有似透明的亮玉,故可说它“有孚,光”。
说需(碳)元素“亨”,是指碳C的导电性能,现在工业上所用的碳棒,就是既导电又耐高温的材料。而“利涉大川”的说法很难理解,极有可能指二氧化碳(CO2)气溶于水的现象。上面的卦辞中有“贞吉”二字,如第一章第一节所述,贞字是在贝壳上卜刻符号之义,吉字与凶字一样,很可能是后来的卜筮者添加进来的,没有实际的含义。
“需于郊”是指碳(需)C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郊”指野外,也指郊祀天帝用的柴,这里是说野外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的碳元素。“需于沙”是指沙石中含有碳元素,如金刚砂(碳化硅SiC)、黑砂(内含石墨C),正长石碎粒中含有CO2,风化岩石含有碳酸钾K2CO2,石灰石与沙粒含有碳酸钙,盐碱地里含有碳酸钠Na2CO2等。“需于泥”是指泥中含碳的有机物,泥土本身也含有大量的碳元素。
尤其“需于血”、“需于酒食”两句不同凡响,因为要了解血浆、酒(乙醇C2H5OH)与食物中含有碳元素,必须对有机化学有一定的了解,至少要知道血球与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这似乎说明上古时代的先民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后面我们讨论《连山易》时再来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