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2016-10-12 22:32:46)
标签:

知青

下放

青春

历史

教育

分类: 随感

2016年10月5日,原零陵地区青年农场76年及之后下放知青返回农场聚会。农场一工区、二工区、三工区、基建队、机械排全部5个单位共约300多人参加。


重返的路上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汇合在老露天电影场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留住共同的岁月之一工区知青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留住共同的岁月之二工区知青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留住共同的岁月之三工区知青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留住共同的岁月之基建队知青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寻回青春的动律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看看岁月留痕的地方(未完工)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趁果木林中的知青宿舍还在留个影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植物园里的知青园中留个影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三百多知青在农场马路上的露天聚餐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各单位的联谊活动之二工区晚会
末代知青的农村轶事------11、40年后再聚首

聚会别后微信感言选集

唐跃宏:
《别去,我们一世的源泉⋯》
时间是那么的匆忙,
四十年的隔离仅浓缩在24小时的区间,
没有过多的的交谈,
没有过多的礼往,
我们仅仅是回眸的对视!
我们只求心灵的一闪。
太多话,表达不了心中的叙求,
太多的心里,
只能笑脸的回望!
不管官位高低,
不论贫富差距,
今天,我们是人生的缘故,
今日,我们汇聚陪育成长的地方!
⋯⋯
无论相隔多遥远,
仿佛你从未走远。
无论分别多少年,
好象你一直在我身边!
我没能为了大家做点什么,
我在力所能及尽量奉献。
今此别离,为了不远的相緊,
今日话语,留给将来的永远,!
再见!我的兄弟姐妹,
别去!请记住我们一世的源泉。

杨辉斌:
七律
依稀瑩绕四拾年,
仿佛梦里在相见。
欲言还辞难启口,
错过欢聚腸尽清。

来年何日能相联,
只争朝夕多鍜练。
怎敢放任汪伦情,
祝愿诸君寿綿远。

胡晖:
知青下放号角吹,
农场天空有作为。
历尽艰难终不悔,
夕阳回望忆朝晖。

黄俊:
亲爱的战友们,我已经登上了回家的高铁。这次40年的聚会真是非常难得和记忆深刻的了,两天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你我的心潮澎湃,又谱写了一曲难忘的歌,一曲深情的歌。不一定每一个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但你若珍惜,请把每一个久别重逢,都当作初识的相遇。我亲爱的战友们,感谢你们与我为伴的那年年月月,愿你们一切顺意安好,愿我们珍惜彼此的情缘,一直到老。再见了!

屈建平:
各位朋友,我已经回到滨海的家。一直没向朋友们报平安,是不想早早地和大家说再见,我想再保留再保留握在掌中的手感和拥抱的温暖,让自己继续沉醉在浓浓的友情之中。40年前,命运把我们汇集在了青年农场二工区,我们在那里共同度过了几百个日日夜夜。过了20年,又过20年,我们才来相会。虽然已经两鬓斑白,虽然没有了青春的冲动和热烈,但乡音未改,友情更象被窖藏了四十年的老酒,有了更多浓浓的醇香和淡淡的甘甜。老沈为此还总结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越是离的远,越是离的久这种情感更深,情谊更浓。我们外地回来的这种感受最深。
这次40年后聚会活动组织非常成功,筹委会各位周密策划,精心组织,辛勤操劳,把这次聚会活动搞的有声有色、热热闹闹、激情满满。祝贺你们!谢谢你们!我们过去的老团干要向你们现代新群领导致敬!
最后,让我们把这首“当你老了”送给我们曾经的梦中情人吧!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当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昏黄不定,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等你老了,眼眉低垂,灯火昏黄不定,当我老了,我真希望,这首歌是唱给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