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臂及球杆呈弓曲线击球的作用

标签:
高尔夫挥杆挥杆杂谈 |
分类: 高尔夫技术研讨 |
摆式挥杆(或者本人所提的弯式挥杆)是在下杆的后期释放手腕处左臂与的杆身夹角,通常在杆身平置附近的位置开始释放则左右手臂的拉提和推挤可以形成最大的转动力偶进而形成鞭打(见博文转肩带动鞭打的分析)。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延迟释放。延迟释放其实就是在杆头即将触球的时候,手腕控制杆身与左手臂的夹角还没有释放完,我们看到的是职业球员触球时杆身与左手臂是一条向左弓曲的弧线!见图一左。这段弓曲弧线的顶点是由右手腕所支撑着的。只有在球离开杆面后,球杆转过一个角度,杆身才与左手臂成一条直线再同步转过一些角度,见图一右。
杆面击球前保持左手臂及杆身的左弓曲有以下作用:
1、保证击球过程中杆面不被球反弹回来。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大,但道理很容易明白。用力学的概念表述则是:杆身及左臂的左弓曲保证了击球过程中整体的刚性使身体和杆面一起转动去撞击球,这种撞击的角动量要远大于单个杆头角动量的撞击作用的,这就如同带飞轮的冲压机的冲压与打铁匠的大锤锤击的差别一样。
当杆身及左手臂在右手的支撑下左弓曲时,这个组合构件可以抵抗进一步的向左弓曲,即杆头被撞后往前翘容易往后翘难。反之,如果此时杆身及左手臂在右手的支撑下已经成一条直线,甚至右弓曲,则这时的组合构件难以抵抗进一步的向左弓曲。因为左臂上的肘关节、腕关节是可以转动的,左弓曲状况关节处左侧肌肉仍然受拉,这时的受拉肌肉只会使关节向受拉的方向转动并会如绑在关节外的夹板一样阻止关节被反向转动;而已经没有左弓曲的状况则关节左侧肌肉已收缩或放松回位,关节犹如门窗合页一样是容易被转动的,见下图二。显然图二左的组件抵抗图上球反弹力的刚性强,而图二中、右的组件抵抗图上球反弹力的刚性弱。
2、继续有力传递击球时右侧身体向左弯曲过程转肩形成的抽拉力和推挤力并对杆身形成转动力偶,进一步增加击球过程杆面对球的冲量。
由于左臂及杆身的弓曲,两手腕间的杆身与两手臂、肩仍构成的近视的闭合四边形机构。这样,在击球过程中,由右侧身体弯曲(右腿顶向左肩)产生而由左臂传递的抽拉力以及由右臂传递的推挤力能继续构成具有爆发性的转动力偶去转动杆身。在左手臂与杆身成左弓曲击球状况,见图二左,爆发力转肩带动的左手臂被抽拉时,球手可以感受到抽拉力的持续性,这个爆发性的拉抽力能使击球距离再增加10~30码;在左手臂与杆身成右弓曲击球或直线击球状况,见图二中、右,左手臂被抽拉时,球手可以明显感受到击球前抽拉力的一个间断或者消逝,那个爆发式抽拉力被左手腕关节外侧松弛的肌肉泄掉了。
3、继续引导杆头奔向预备时的位置和方向,可以提高击球方向的精准度。
按照周易老师介绍的飞行物动力学的原理,当一个物体被牵引时,如果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牵引力的方向不一致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将会随时间向牵引力的方向收敛,直到二者方向一致,并保持稳定。在击球前以及击球过程中,左手臂及杆身的弓曲保证了左手抽拉牵引力的持续,所以能引导杆头向预备姿势的方位收敛。
由此,可以得到挥杆延迟释放的动作要领:
1、在杆面击球前左手臂与杆身呈向左弓曲,根据《职业挥杆》上的介绍,此时支撑这个弓曲的右手腕从站位时的位置前移了5英寸(12.7厘米)左右。
2、在左手臂、右手臂分别传递抽拉力和推挤力去转动杆身形成“鞭打”的过程中,意识上要以左手臂相对主动地牵拉杆身,而以右手臂相对被动地支撑约束杆身。
3、击球前大力向左弓曲右侧身体以形成击球时大力的转肩。
延迟释放就是通过控制左臂与杆身在击球前保持左弓曲以维持鞭的刚度,克服击打中抽拉力量早泄。成功延迟释放之后,迎来的就是球被扎扎实实大力弹射而出并且又直又远,那个时刻的爽就是高尔夫挥杆快感的高潮。
学球一得,多有疏漏,敬请指正,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