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侧身挖地挥杆法

(2011-10-20 23:06:18)
标签:

高尔夫

摆式挥杆

用力

知识青年

下放农村

体力劳动

杂谈

分类: 高尔夫技术研讨

用锄头挖地是乡间常见的体力劳动。挖地也是有一些基本要领的:向上举锄时是下身胯先前倾,同时双臂向上举锄,双臂举锄再挺胸使上锄到顶;在向上举起锄头到顶后,由身体的向后弓曲开始逐次带动双臂挥动锄头向前再向下砸;在向下砸的过程中还会将已经弯曲的身体的重量压向锄头以加快下挖的速度;使锄头方正入地还方正地送一程。高尔夫挥杆虽然是一种高雅的体力运动,但它的用力特征与挖地用力特征是基本相似的,这就是通过身体的弯曲以及身体的重量为双臂的挥动产生力

             高尔夫侧身挖地挥杆法
 

量。如果把简单易学的挖地动作要领应用到高尔夫挥杆之中,可以在高尔夫挥杆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挖地的锄头入土点是在人体的正前面地上。高尔夫挥杆的击球点不是在身体的正面,球员也不能直接通过胯下击球,而必须是侧面站立,侧向挥杆击球,并且,在击中目标物后身体和杆头还可以随惯性继续大幅度运动。挖地与高尔夫挥杆的根本差异仅此而已,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分析看到这两种行为的动作特征和用力原理是基本一致的。

摆式挥杆的上杆是:由胯部的右向侧移(其实应该是左侧下身缩紧引起身体右向外弓带动肩顺时转动)带动手臂向右引杆;扭转手腕与手臂成90度;上身的继续扭转和向右弯曲使挥杆到顶。上杆到位时的姿势是,双肩几乎完全正对右方,而球杆把也正对着正右方,身体的弯曲线也凸向正右方,身体还发生了向右的轴向扭转。这样的上杆用力意识和上杆结果与身体正对右方挖地举锄完全一样。如果用对正右方挖地举锄的意识指挥高尔夫上杆动作,得到的结果与正规摆式挥杆上杆动作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其中身体的扭转则由于身体初始位置的限制会自动形成,并且,这种挖地举锄动作还会自动限制右膝的右移。

摆式挥杆的下杆是:由胯部的左向侧移(其实应该是右侧下身缩紧引起身体左向外弓带动肩逆时转动)推动双臂带动球杆挥向身体正右侧;上身右侧肌肉的缩紧继续推动身体向左侧外弓带动肩的继续逆时转动,同时,大幅撤减右腿对身体的支撑,使身体右侧的重量按杠杆原理通过已经挺直的手臂压向右侧的杆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使重力形成对身体的转动力矩)。如果用双肩对正右方挖地下锄的意识指挥高尔夫下杆动作,得到的结果与正规摆式挥杆下杆动作的结果也是基本一样的。由于高尔夫挥杆双腿站位与挖地双腿站位的不同以及在上杆到位后已有的身体水平扭转的存在,挖地下锄意识指挥的高尔夫下杆动作中身体臀部的后翘会使身体左胯超前左移而自动牵动身体的左转,身体上部右侧的继续后弓会继续自动牵动身体的水平扭转。在击球之前,身体下身的超前扭转能自动完成,双肩也能自动从挖地下锄的正右面向左扭转约90度回到准备姿势的方位。虽然高尔夫挥杆站位情况下,用向右下锄挖地动作下杆会自动产生身体的水平扭转,但产生挥杆力量的身体轴线向左的弯曲以及身体重量向右倾的作用仍同挖地动作一样没有改变,肩的水平方向扭转对手臂及球杆在身体弯曲平面的转动的强度和方向是没有影响的。并且,象挖地下锄一样的下杆会更给力,还容易自动形成老虎和小麦那样的下蹲动作----这是挖地下锄动作中常有的。

摆式挥杆的击球及送收杆是:击球过程是如此之短暂,期间是不可能完成什么动作的,这里只有手腕下意识的调准杆面方正地触球和保持身体对下杆的施力势头而尽量增长杆面方正触球的时间;在杆面触球完成后顺杆头以及身体的惯性收杆。高尔夫挥杆击球目标位置与正常的举锄挖地的目标位置是有差异的。按挖地动作方式延续挥杆击球,则可以将挖地动作的锄地目标移到高尔夫球的位置,下杆过程中身体向左的自动扭转已经为杆头奔向这个目标的开辟了通道。这时也可以用到锄地的方正入土意识去触球,只是后续触球则是贯穿和持续的。触球完成后的收杆动作其实正好符合向正左侧方向的挖地举锄到顶的动作,只不过这时不需要再加大施力,只需要顺惯性依次动作即可(小麦的动作有些例外,他好像是从身体正右侧下锄后持续施力,一直到挺胸、双肩到达举锄面向正左方的位置)。在这里,挖地的方式击球,只是向下挖地和再向上举锄动作的一个自然过渡,由于这种过渡前后动作的对称性,又自动限制了颈部向左右侧的偏移、自动保证了杆头的轨迹不再偏曲、自动保证了手臂和手腕回到准备姿势的位置,由此而确保了杆头击球大方向的准确和杆面的基本方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真正的挖地是只向正前方向施力,身体不仅可以弯曲施力还可以向前倾,而挥杆采用的挖地动作要向正左侧、正右侧对称,为此,挥杆采用挖地动作时可以弯曲身体施力但不应侧移头部及颈部。

由此可见,采用举锄下锄挖地的意识和动作进行高尔夫挥杆就是一种摆式挥杆。由于是采用挖地的动作方式,且上下用力又是对着身体站位侧边方向,故将本方法称为侧身挖地挥杆法。侧身挖地挥杆法可以再简述如下:从常见挥杆的准备姿势(包括握杆、站姿、球位等)开始,以向正右侧挖地举锄的方式上挥杆到顶,以向正右方挖地下锄的方式下杆,以挖向侧边地上目标的方式击球,以向正左方挖地举锄的方式送杆和随惯性收杆。

挖地动作虽然简单、土气,但做过挖地农活的人都能掌握。对于没有挖地经验的人,抽半天的时间到乡村去向老农民学习大力全挥锄挖地,你就可以熟练地轻松举锄下锄挖地的,至少又大又重的锄头会逼迫你找对下身用力举锄下锄的感觉。对于熟练掌握挖地技巧的曾经的职业农民和曾经的知识青年,把锄头换成高尔夫球杆,可以不需要再专门去理解并记住高尔夫摆式挥杆的各个动作要领,按照侧身挖地挥杆法,利用挖地的体验再稍做一些适应性练习,你就能将球击出又远又直。中国早期高球明星不少来自球童,这除了天赋还可能与他们较早能利用农村挖地的经验挥杆击球有关。

谨以此文纪念那些下放农村的知青岁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