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摆式挥杆与转式挥杆的用力分析及其应用(三)

(2011-09-03 08:4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尔夫技术研讨

三、两种挥杆的作用原理

按作用效果的不同,高尔夫挥杆可以分为两个作用阶段:一是使杆头获得尽量大动能的下杆阶段;二是使杆头的动能(其实用动量更准确)传递到球的触球阶段。

转式挥杆是使身体(通过双肩)对球杆的转动作用(转动力偶)与球杆的转动尽量都保持在挥杆平面内,这样,肩的转动作用所做的功可以决大部分转化为杆头的动能,挥杆的做功效率高。另一方面,左臂、球杆连成直线击球是保证击球效果的前提之一,而转式挥杆中左手臂的转动与相连杆的转动基本在同一个挥杆平面内,这使左手臂和杆在击球瞬间转动到同一直线上显得直观而变得容易控制。但是,这种一致性单平面挥杆的保持会带来身体一些发力部位对肩的作用受到限制。例如,下杆启动的时候,两腿使肩在垂直面内转动的作用能力要远大于两腿使肩在水平面内转动的作用能力(右腿水平推力对转动轴左腿的水平力矩较小),为保持挥杆在单挥杆平面内,两腿在垂直平面的转动作用必须适可而止(就像推斜下坡球要照顾另一个方向的滚动一样)。最典型的是完全纯转式意义的挥杆,它是挥杆准备阶段手臂也伸直在挥杆平面内,肩转动击球阶段脊椎保持不偏移、不左右倾斜,这种挥杆方式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显然完全不能发挥下身胯动的作用。所以,现在多数单平面挥杆球手准备动作中双臂下垂,击球时刻脊椎右倾其实就是要发挥一些下身胯动的作用,部分利用身体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带动肩以及双臂的转动。

摆式挥杆是充分发挥身体各部分对肩的最大作用能力。下杆前期阶段右腿对胯的向左外推、蹬左腿、坠下身可以推动双肩在垂直平面内的转动同时进一步张拉已经在上杆到顶时被预张拉的身体右侧肌肉。特别是在击球阶段,双臂与肩已构成稳定的三角形,这个稳固的三角形又基本进入垂直平面,这一阶段身体下盘双腿在垂直平面内支撑的稳定性要好过双腿在斜的单挥杆平面内支撑的稳定性,那么身体对双肩在垂直平面内的大力驱动可以更有效地传递到肩及双臂三角形,可以急速增大杆头动能。并且,大力转肩形成的大力送杆还可增加杆面触球时间从而增加杆头对球的动能的传递。与直线推杆法的道理一样,摆式挥杆击球阶段杆头轨迹在地面的投影基本是对准目标的直线,这使得摆式挥杆击球方向偏差的敏感度小了很多。但是,由于肩的转动作用平面与杆身转动平面不一致(杆身短,或身材高的情况会好一些),摆式挥杆中双肩对杆头做功没有转式挥杆那样的高效率。为增加杆头的动能,摆式挥杆通过引杆上杆等方式尽量增加两肩在垂直平面内的转动幅度(尽管左臂转到9点位置后两肩的转动开始偏离垂直平面),由于摆式挥杆的引杆、上杆的幅度大了,下杆过程双肩对杆头做功的路程曾大,可以弥补一些双肩转动做功效率的不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