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时评财经苹果iphone7 |
分类: 商业财经 |
2014年,苹果的产品创造了最欲仙欲死的高潮,iPhone6和iPhone6
但苹果的最新款手机确实在2015年遇到了困境,或者说,没有如iPhone6一样带来新的神话,导致整个供应链都充斥着“衰竭味道”,首当其中的自然是苹果自己,十天不到的功夫就蒸发了400亿元,三天就能跌掉1.5个小米,可苹果只是轻资产企业,他们只需要画一张最优秀的设计图,丢一块巨大的饼给到供应商,然后再派一些现场的监督人员就能彻底激活供应链了,而接到巨大订单的供应商,兴奋之余也充满了压力,通常情况下,苹果最初的订单都是天文数字,远远超过了供应商的承载能力,于是只能轰轰烈烈地扩充产能,大兴土木、购买设备、大量招聘人力…同时,希冀着盆满钵满。
总之,普通供应商要达到苹果的要求,只能以一种亡命徒的心态赌一把,事实上,能在苹果供应链上活下来的供应商都是狠角色,这意味着,他们兼具大产能和高品质,跟上苹果的节奏,而且当苹果失策时,也能够安然无恙,甚至替客户买单,2016年又将是苹果萃取供应链的一年,面对iPhone6s的颓势,谁会率先倒下,谁又因此而提高竞争力呢?
苹果订单减少,整个产业链都将受到影响,比如台积电中标A9芯片之后,准备大干一场,新增数条16nm
如今郑州富士康、上海和硕都在草拟春节大长假的方案,为了应对眼前的困难,他们只能提前释放掉一些员工,他们也不能确认,这些放了长假的员工是否还有意愿回来,而休息过于充分的员工,在技能、意识,操作熟练度等方面又要重新来过!
生存之道,供应商有几颗大树?
中国有一句俗话:不要把全部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但如前文所述,苹果的订单常常巨大到供应商不能完全吃下,他们很不得把鸡蛋、鸭蛋、鹅蛋、香肠都放到苹果这个篮子里,这相当于立下了生死状:活下来,同苹果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熬不下去,就只能去死了。通常来讲,熬不下去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无法达到品质要求的,比如GATA的蓝宝石就碎了一地,直接破产;一种是无法满足苹果巨大产能需求,或者因效率、良率问题自己走向崩溃的,这样的企业不胜枚举,就懒得再提名字了。如前文所述,能在苹果供应链上活下来的都是狠角色,自然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和可以依靠的大树:
三星、夏普们的生存之道自然是自己超强的技术能力,特别是三星,具有全产业链的优势,iPhone的订单减少了,他们随时把产能切换到Galaxy上去,而且这些强势供应商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已经让那些大大小小的帝国固若金汤,莫说iPhone6s卖不动,就算苹果彻底没了,他们的制程能力也足以帮助其渡过危机,事实上,想要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提高竞争力、提高技术水平;
另外,对于一些产业链下游的代工厂来讲,因技术含量低,很难在技术上获得安全感,于是,他们的供应链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同政府的关系,将会决定了其最终的生存能力。拿和硕来讲,他们一直生活在富士康的阴影里,笔者觉得,和硕之所以还存在,主要是得益于“棋子”的身份:苹果总是希望找到主供应商之外的second
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又或者是社交,当企业把其中一项做到极致时,他们就有了绝对的资本去面对“iPhone6s订单削减”这种天灾,而但凡不能杀死他们的,又必然使他们更加强大,等到新一代iPhone出现时,活下来的企业肯定会迎来第二个绚烂的春天。(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并注明出处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