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解释为何痛苦的回忆难以忘记

(2014-12-29 23:45:36)
标签:

杏仁核

电脉冲

研究人员

纽约大学

神经元

分类: 科普新解

科学解释为何痛苦的回忆难以忘记

儿时一次恐怖的梦靥、工作时一次重大的失误、恋爱时一次无奈的分手,这些事情都让我们非常痛苦,试图想要去忘记却无奈午夜梦回的时候总是会反复的想起来。那些痛苦的回忆仿佛是刻在了我们的心海里一般,总是难以忘记。现在科学家对于这个问题作出了研究和解释,相信能够帮助你理解为何这些回忆是如此的难以忘记。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一次痛苦的回忆将转化为长期记忆,这也是为何它们如此的难以忘记。这次发现有效的支持了赫布可塑性,比如当一个人曾经被狗咬过,在很多年之后他看到腿上留下来的创伤后,很多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形成电脉冲,将彼此联系起来,从而触发他想起之前被狗咬的回忆,结果又一次加强了他对于此事的恐惧记忆。

这项研究工作不仅是对赫布可塑性的一次重要理解和研究,更是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治疗上提出了新的方向。纽约大学和日本理研大脑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据研究人员介绍,当时他们只是作出了假设,认为赫布可塑性可能跟大脑中的杏仁核遭受到感官刺激,而这个刺激与喜欢和讨厌两种情绪组成,从而产生情绪记忆。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神经元之间就会连接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网络。

这次研究的主要负责人约书亚·约翰森向我们介绍,痛苦的回忆之所以刻骨铭心可能代表着一个通用的机制在控制着大脑,并形成一个系统让大脑开始学习和共享这件事。所以无论我们自身的控制力有多强,一旦引发了痛苦回忆就完全无法自拔。而纽约大学脑研究所的约瑟夫·勒杜,也是这次研究的发起人之一告诉我们,这次研究的意义在于人类第一次开始大脑处理记忆的方式进行了探索。

在进行研究时,研究人员用老鼠进行了实验,首先使用一种名为光遗传学的新技术让研究人员能够控制和跟踪老鼠杏仁核上的电脉冲。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之前的假设并不完全正确。本意是想阻拦因为痛苦回忆而自然形成电脉冲,但失败了,随后他们采用电脉冲直接攻击杏仁核,如果杏仁核是痛苦记忆的仓库,那么必然会形成痛苦回忆,但是老鼠并没有任何的异样。这也就意味着痛苦回忆并非存储在杏仁核,而是一个更加庞大的体系才能实现。

因此在未来对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来说,单纯的进行单方面调整是不可靠的,它只能缓解部分记忆,但依旧有可能被唤起这部分痛苦记忆,只有从整个神经元网络着手才有根治的可能性。

每个人都有一段痛苦回忆,但有的人能够很好的处理、有的人则沉浸在了其中无法自拔,如果说现在医学技术还不发完全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患者只有通过其他外界的引导才能缓解,这样才能展开一段全新的生活。(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并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