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观察:揭秘那些国产手机商业门脉

标签:
主体竞争对手特点旗下山寨财经 |
分类: 胡说通讯 |
http://www.kjxfx.com/wp-content/uploads/2014/04/%E5%9B%BE%E7%89%8724.jpg
为何中华老字号会不断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太过自傲,总以为只要产品质量有保证,就能一直广受欢迎。却没有与时俱进,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最终落得没落的下场。可以说,商业模式不但必须得有,还得跟随形势、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就近几年而言,国内科技领域商业模式变幻最多、最火爆、最潮的无疑就是智能手机行业。
曾 几何时,在智能手机特别是国产智能手机尚未崛起之前,人们已经习惯在手机卖场、运营商等处购买手机,整个国内手机市场可谓死气沉沉。而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品质较低、渠道保守的国产手机被苹果、三星乃至HTC打得节节败退。自小米手机开创以打造“生态链模式”为主攻点的互联网直销模式以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后彻底被点燃。与此同时,混乱的局面也一直持续到现在。
小米打造全新互联网直销模式,成功之余成众矢之的
2011年小米手机共出货40万台,营收仅5亿元;2012年则达到719万台,营收共126亿;2013年出货1870万台,增长160%,含税收入316亿元,仅上半年营收就达132.7亿元,超过2012年全年营收的总和……而随着小米产能的不断扩大以及管理的再度优化,预计在2014年上班年营收将达到300亿元。近日,雷军在2014年IT领袖峰会上透露,自从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来看,预计今年营收将达800亿元,更是放言2015年小米手机销量预计达1亿部,营收超千亿元……
小米一路走来,仅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成为智能手机行业乃至互联网行业的霸主,其发展速度之迅猛让人瞠目结舌。归根到底,除了小米手机当初以高性价比的“硬件发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外,其成功还在于开创了手机行业的全新商业模式。
以往,手机的销售一直集中在线下。而小米却独家开创了互联网直销模式,号称将中间销售环节全部去掉,将不必要的支出统统砍去,以此让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享受到最低的价格和最高的品质。虽然现在看来言过其实,但在当初却绝对博人眼球,不仅被米粉大为追棒,就连普通消费者也趋之若鹜。由此,小米培养了一批坚定的消费群体,其低价高质的消费理念也随着全新的商业模式深入人心,并彻底颠覆了手机市场固有的商业模式。
在小米推崇的全新手机商业模式中,除了具体的运营手段、平台等具有创新性以外,饥饿营销绝对是让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往,只有苹果才敢玩借营销,国产手机厂商都恨不得“倒贴”给用户,饥饿营销根本无从谈起。而小米以低价高质吸引消费者,以产能不足为“借口和理由”,将饥饿营销玩的炉火纯青。
自小米的借营销开始,国产手机厂商几乎都学会了这个“把戏”。现在几乎主要的互联网手机产品都是通过饥饿营销方式来销售,比如华为的荣耀系列、Vivo
小米的成功引来众多模仿者,众多国产手机厂商纷纷研究起小米成功的秘诀。虽然很多国产手机厂商都纷纷表示要“标新立异”,不走小米的老路,但实际上却依然拿小米当最大的竞争对手。除了几乎相同的低价高质手机产品以外,就连在营销上也和小米对着干。比如小米发布红米Note,宣称“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华为荣耀随后就发布荣3X畅玩版,宣称“更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联想也随之发布“黄金斗士”S8,宣称“美好的事情才真正开始”;中兴也推出“红牛”手机,加入小米、荣耀竞争阵营……
小米的成功、其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确实为国产手机厂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让国产智能手机有了重新吸引消费者的亮点,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和国际品牌抗衡。但不能否认的是,小米及其模仿者的商业模式引起众多非议,让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只注意在营销上玩手段,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手机自身质量的把控。而由此引发出的众多质量问题、投诉及纠纷一直是盘旋在众多国产智能手机上的乌云。
创建子品牌模式,分离出的不一定硕果累累
如果说苹果iPhone有它的外形和系统,三星Galaxy系列有它的大,HTC有它的金属外壳,索尼有它的防尘防水……那林林总总上千款的国产智能手机,又有什么特点?恐怕很多消费者都难以说出国产智能手机的亮眼之处,当前国产智能手机在硬件、系统、外形、材质乃至做工上出现极其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不管是联想、华为、中兴、酷派这样的一二线国产手机厂商,还是三四线乃至山寨厂商其手机产品都太过相似。而相对来说,国产手机厂商品牌认知度较低,同质化的手机产品让人无从选择。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众多国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子品牌,希望以潮流味的子品牌来推动旗下手机产品的销售。即使产品同质化依旧很严重,但最起码子品牌会让消费者产生新鲜感。当然,如果再推出点个性手机机型,就更加perfect。可以说,推出子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展开错位竞争,推出让消费者有全新认知的品牌,通过快速提升品牌内涵和产品质量,走差异化发展路线。
早在此前,国产手机厂商推出子品牌已经形成风潮:2012年10月31日,中兴通讯宣布发布全新子品牌nubia;2013年9月28日,联想发布高端子品牌VIBE;11月20日,金立发布全新互联网子品牌INUI;荣耀品牌从华为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电商品牌……
虽然创建子品牌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更像国产手机厂商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手段,甚至是“救命稻草”。子品牌的成功与否还有待时间验证,但就目前来看,除了荣耀独立之后混的还算不错以外,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推出的子品牌还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这给予国产手机厂商警示:分离出来的未必就能结出累累硕果,甚至有可能拖累母品牌。
中兴开启“手机微店”模式,传统厂商的试水行动
中兴近日发布的年报显示,其整体营业收入较2012年下降10.6%至752.3亿元。其中,终端产品营收下降了16%,主体产品中兴通讯及终端产品营业收入已连续三年下降。而与中兴大幅下滑呈现鲜明对比的是,小米、OPPO、华为等手机厂商业绩都在不断攀升。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他国产手机厂商正将互联网思维不断融入自己的手机产品和营销当中,而中兴却依然在走传统销售的老路。虽然发布了子品牌nubia,引起一定关注,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颓势,也没有更进一步的互联网营销上的创新。为了扭转颓势,中兴不断试水新的营销策略,欲再度焕发青春。
近日,中兴将推出名为“微品会”的线上直销平台,在互联网营销方式上做出更大的尝试。用户注册成为“微品会”的会员后,就可以在移动终端上经营自己的中兴手机专卖店,其中所有店面信息都由中兴承担,包括之后的产品配送、售后服务等。用户只需在微信朋友圈或者其他平台推荐,每卖出一部手机即可获得5%-10%的返利。这无疑是中兴面对咄咄逼人的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以及错综复杂的手机市场形势所作出的商业模式上的变革。虽然其成功与否尚有待商榷,但这无疑表明国产手机厂商在逐渐摆脱小米的单一互联网直销模式。
商业模式之战刚刚开始,未来更加精彩
虽然在上面提到了小米的商业模式、子品牌商业模式、中心的“手机微店”模式,但这仅仅是当前众多国产手机厂商正在使用的商业模式中的代表,还有更多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一讲述。或许,很多国产手机厂商会感慨自己生在一个乱世,竞争压力过大,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才会有更多更好的商业模式出现,这才是正确的市场经济的表现。
从长远来看,现如今过长手机厂商的商业模式之战才刚刚开始。更多的创新型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向业界、市场和消费者宣示自己的到来。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将更加精彩纷呈,身为消费者,能够在享受实惠的同时大饱眼福。(科幻星系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QQ:102927545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群交流6629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