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那些年皮肤病事宜方式不知道 |
分类: 科普新解 |
也许你曾经听说过一千次:抹防晒霜就能避免太阳光直射造成的皮肤损伤、衰老,并降低得皮肤癌的机率。1820年英国医生埃弗拉•候姆爵士的一项实验表明:并非阳光的热量灼伤皮肤,而是其他因素导致的。
当时候姆让一只手暴露在阳光下,同时用黑布覆盖另外一只手。只有暴露的手被太阳晒伤了,但温度计显示被覆盖的手周围温度要比前者高好几度。后来在1889年,约翰•威德马克证实了这主要是紫外线造成的,而不是直射的光线导致皮肤晒伤发红。
在这样的认知下,防晒霜终于诞生了,而它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今天就告诉大家四个关于防晒霜的有趣故事:
早期的防晒霜
除了雨伞和帽子,古代的人们常用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提取物和矿石结壳来抵御阳光。早期的防晒产品包括像米糠油、铁、粘土和焦油等成分。而近代,在20世纪10年代,防晒霜是从七叶草提取物发展而来的。在20世纪30年代,卡尼尔公司一款简单易用的油性防晒霜Ambre
防晒霜甚至用于“绝密”的军事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陆军和空军要求美国医学协会研制士兵使用的高效防晒霜。研究人员研究了12种可用于防晒的化合物的特性,并得出结论,其中红色凡士林是一种最有效的,而且可以防水的防晒霜,这就是今天防晒霜的雏形。
防晒霜工作机理
防晒霜有两种类型:无机粒子和有机成分。防晒霜中的无机粒子通过阻断或反射太阳光的物理保护方式来避免皮肤被紫外线伤害。有机成分则吸收紫外线的热量,并快速释放掉这些热量,为皮肤提供化学保护。
防晒系数(SPF)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SPF表示防晒霜能保护皮肤的时间长短。医生建议SPF指数在15至30较为合适。较高的SPF值,不一定能提供长时间的保护,因为防晒霜在两小时后通常会被洗掉或者被吸收。
涂抹防晒霜会导致身体摄入维生素D降低?
部分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可能性。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晒霜的涂抹会导致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量的降低,但这种影响是并不显著。
美国皮肤病学会不建议在阳光下暴晒来获得维生素D。而是建议通过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来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油、鲑鱼和沙丁鱼、豆浆、鸡蛋、奶制品和蘑菇等。
防晒小建议
在你去户外前15分钟,抹上防晒霜。别忘了这个小小的建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建议使用SPF系数至少是15的广谱防晒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UV-A和UV-B射线。我们应该查看保质期,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晒霜的有效成分会失效,而细菌则会生长。
同时也建议,油性皮肤或皮肤容易出现粉刺的人应该使用水性防晒霜。对氨基苯甲酸(PABA)过敏的人,应该购买不含此成分的防晒霜。所以这些防晒霜的趣闻可以让你更好的达到防晒效果,而其中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年龄小于6个月大的婴儿不要涂抹防晒品,而是应把婴儿放置在阴凉的地方或是穿好衣服来避免阳光直射。(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科幻星系群交流66293965
个人新浪微博欢迎关注:http://weibo.com/sfw/
科幻星系官方微博:http://weibo.com/kh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