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针对商用电脑的一项调查,有超过80%的安全风险是涉及到漏洞、不兼容性、停机和安全缺陷,而这些都是盗版软件造成的。早在2006年的时候,中国公安部也做了这方面的一个调查,发觉在中国联网的PC机中,有80%以上受到恶意软件的干扰。
在过去两三年,微软从品牌电脑经销商中测试性购买了104台电脑,发现其中94%的电脑预装了盗版Windows产品。微软方面称,这次抽样调查的电脑是微软与经销商之间有过协议,贴有Windows正版系统认证的电脑,也就是出厂前就安装好系统的电脑。“94%的电脑经销商没有遵守允诺,给消费者安装了盗版Windows系统。”
从维护正版用户权益,从维护微软自身经济利益有角度出发,微软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反击盗版。近年来,微软的维权行动颇为频繁,投诉对象甚至包括中石油、中国邮政集团、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民航等等大型公司。尽管胜诉率颇高,但在实际上微软并没有在经济赔偿上获利太多。从这一点来看,微软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维权诉讼来营造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环境。这是一场持久战,在中国,这也是一场不被很多人理解的战争。
购买硬件付出成本,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然而,用惯了盗版和免费软件的人很不理解微软打击盗版的做法。微软中国版权维护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也相当之艰难。
向盗版经销商索赔,被反驳“凭空想象,毫无依据”,而拿出证据又被指“钓鱼执法”。还有人指责Windows产品盗版的原罪在于微软自身,认为微软自己对软件市场以及软件版权的措施从一开始就不力,故意养大市场,然后才开始扬着正义的大旗下死招。
更有人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此事,指责说,“微软就是利用中国盗版猖獗这一点,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有意的放纵盗版还造成一个对中国相当严重的后果: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研制出属于自己国家的操作系统!盗版Windows的光碟只要几块钱便可以买到,而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则需要投入几亿资金,在这样注定亏损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哪家公司有能力研制出国产操作系统。微软便是借此打压竞争对手,等到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便是收网的时候。当中国用户都习惯使用Windows并在确认中国企业无能力竞争的时候,微软举着打击盗版的大旗,进行清洗!”对于很多不爱思考的网民来说,尤其是对于爱国的中国网民来说,咋一听,这逻辑很容易产生共鸣,很容易让人义愤填膺。然而,仔细一想,这逻辑无异于,偷偷用了别人的东西,然后再回来怪别人最初没有盯紧了,以致于自己习惯偷而不会自己去生产了。有差别吗?那么将来对待“中国创造”,大家是否也用同样的逻辑对待盗版呢?笔者认为,正是这种逻辑,阻碍着中国知识产权维权之路,也正因为缺乏版权意识,中国的创新产业难以得到保护。没有保护,谁都不愿意去创新,那么这个行业最终也不会获得发展。大家从唱片业的萎靡就可略知一二。
呜呼,是非自有人评,笔者只是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