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上那些有社会分工的生物

(2013-06-17 21:16:46)
标签:

微博

许多其

海水

树木

攻击性

it

分类: 科普新解

 和人类一样,依靠群体分工的力量,人们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如今社会分工高度细致化的现代社会。在土壤下,那些鲜为人知的动物界中,群体生物往往能够凭借群体的力量在同其他物种的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它们在地球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生存地位,并借此来扩大族群的统治领域。一个种群的兴盛与其成员明确的社会分工和协调的团队合作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球上5大群体生物是如何凭借完美的社会分工来确立霸主地位的。

社会分工群体之一:蚂蚁

 地球上那些有社会分工的生物

 

 身为蜜蜂和黄蜂近亲的蚂蚁可以说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群体生物了。他们比其他群体生物更富有攻击性,凭借群体的力量他们也能够战胜许多其他或大或小的生物。在蚂蚁群体中,有专门负责培植食用真菌的工蚁,也有负责群体安全的兵蚁。平时它们各司其职;遇到危险时,就会把身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临时的保护屏障;在战斗的时候,他们团队的力量甚至可以杀死数倍大于他们的脊椎动物。对于这样的群体动物来说,当遇到困难时,只要有一个成员找到了解决方案,其他的成员也会紧跟其后形成阵容强大的智囊团,因此解决困难也就不在话下了。

社会分工群体之二:白蚁

 

 地球上那些有社会分工的生物

 要说蚂蚁像是具有强大征服力的团体军队,那么白蚁就像是未来乌托邦式的和平主义者。共生微生物帮助白蚁从纤维素中汲取生存所需的营养,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为数不多的能以树木为食的物种。其他生物可能只以自己培植的真菌为食,而白蚁不会,在任何情况下它们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侵略性的和平使者。另外,它们一生大部分在密封的巢穴中渡过。白蚁和蚂蚁一样具有等级制度,他们的群体也分为蚁后,工蚁,兵蚁和幼蚁。工蚁建造的巢穴极其复杂、高效宜居,就连我们现在的人体工学者对此都会觉得羞愧。

社会分工群体之三:鼹形鼠

 地球上那些有社会分工的生物

 像蚂蚁和白蚁那样有社会分工制度的脊椎动物还有鼹形鼠的两个分支物种,一个是名声远扬的裸鼹鼠,一个是鲜为人知的大马拉摩尔鼹鼠。这些奇异的啮齿动物将他们的巢穴建立在地下,依靠它来保存女王受精了的孩子和经过尿液荷尔蒙消过毒的女儿。它们当中的裸鼹鼠尤其适合这种类似昆虫式的生活方式。

 鼹形鼠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使得它们的隧道系统成了一个高毒性、高热度的环境,但是它们感知不到这些不适,其独特的冷血新陈代谢方式让它们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能够舒舒服服地茁壮成长。

社会分工群体之四:手枪虾

 地球上那些有社会分工的生物

 对于海洋生物学家来说,手枪虾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它们有着神奇的生物武器。它们的前钳非常大,但并非只是作为钳子来用,当钳子关闭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爆炸声波”将旁边的鱼麻痹,这种声波甚至能够震碎玻璃。 

 手枪虾和虾虎鱼能够良好地共生。二者的分工也很明确。手枪虾通常会挖一个洞,然后一对虾虎鱼会游来同住,作为挖洞的回报,手枪虾会受到虾虎鱼的保护,甚至得到食物。它们的生活和蜜蜂也很相似,将海绵生物当作“蜂巢”,有女王,有成千上百的子女,有有爪子的工虾,也有强势傲人的“大炮”士兵阶层。

社会分工群体之五:水螅

 

 地球上那些有社会分工的生物

 水螅是珊瑚的近亲,但比珊瑚更加精细。水螅身体是辐射对称的,呈指状,多个分体通过基盘集中到一起可以附着到其他物体上,由口到基盘中轴,可有许多个切面把水螅的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最著名的水螅体是僧帽水母,其外形酷似水母,但它们其实是管水母的一种,是终生群居的一类浮游腔肠动物。它们的社会分工也相当明确,并且效果非凡。

 在僧帽水母群中,有一个僧帽水母形成浮囊,其余的则负责刺杀、消化猎物,并进行繁殖。他们捕猎的时候往往摇晃着闪闪发亮的诱饵来迷惑猎物,并且能够很容易就得手。当它们在水面上漂浮时,僧帽水母的有毒触手倒垂到水下,有时能伸到20 米深的海水中。据考证,它们的触手能够将人类缠住并杀死。由此可见,这僧帽水母也不是随便能惹的啊!

 通过对上述5个物种的了解,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要想获得高效的群体生活,在平时和睦相处,在遇到麻烦时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明确的社会分工和高度的协调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科幻星系群交流66293965

个人新浪微博欢迎关注:http://weibo.com/sfw/

科幻星系官方微博:http://weibo.com/khx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