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盲人歌手萧煌奇创作的一首《你是我的眼》红遍了大江南北,从歌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它对于能够“看”世界多么的渴望。因为如何他能够看得见,就能准备的从背后给她一个拥抱,就能看见天空的蓝和夜晚的黑,所以对于人来说,失明是残酷的现实。但是最近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能够让盲人用“眼睛阅读”。
这项技术主要依靠的是一个视网膜假体,将这个视网膜假体植入盲人的眼中来替代真的视网膜。这样就能让那些患有视网膜色素变性而造成眼疾的患者重新“看”世界。这种疾病是一种退化性疾病,主要是让眼睛的感光细胞死亡,导致光源无法被视网膜识别而失明。这种疾病一般在成年人身上发生得比较多,而且早期的视觉信号是保存在大脑的神经元上的,所以可以通过这个视网膜假体来激活那些信号。
来自美国加利福利亚的第二视力公司制造了这款名为“阿格斯二代”的视网膜假体。据它的研发者托马斯·洛伦岑介绍,它只需要在患者眼中植入一个由3×2个电极体组成的矩阵来接收光源的变化信号,最终由脑部解读信号并显示出图形和文字。而该公司的上一代产品需要患者佩戴一副带有微型摄像功能的眼镜,然后在眼睛中植入10×6个电极体矩阵,由眼镜里的处理器来解读摄像机拍摄的照片,最后传到电极体使得患者能够看到模糊影像。相比上一代产品,“阿格斯二代”的实用性更强,而且反应更快,以前需要数分钟才能识别的图形现在只需数秒钟的时间。
该公司对植入了“阿格斯二代”的患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后,对他们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分别放置了几组单个的字母和由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然后由这些患者进行辨别。结果令众人十分惊喜,患者对于单个字母的识别率高达89%,而对于由4个字母组成单词的识别率也达到了60%至80%左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医学上的进步。托马斯·洛伦岑教授还介绍,其实越长的词语对于患者来说识别率越高,因为它们更加不容易跟其他词汇混淆。虽然这项技术如此的先进,但是该公司的副总裁布恩·梅斯表示,现在这项技术暂时还不能取代盲文,因为一名学过盲文的盲人在一分钟之内通过触摸可以“阅读”800个单词,比该系统要快不少,而且现在关于路牌、交通信号等公共标志的盲文标示还不完善,所以有待全方位的设施完善后,才能大范围的推广。
对于这项技术,有人说能不能安装更多的电极在眼睛里,这样使得整个系统反应能够更快,显示图像更加清晰,但是据笔者了解,这一想法是不可行的,因为电极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会相互影响,甚至于彼此溶解。来自伦敦皇家盲文协会的奥斯本则认为,任何为盲人提供便利的技术都是值得鼓励的,而且不单单可以从触觉和视觉方面入手,还可以从听觉方面来进行研究。(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个人新浪微博欢迎关注:http://weibo.com/sfw/
科幻星系官方微博:http://weibo.com/khxx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