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民族品牌和外资品牌之间的竞争一直是历久不衰的热议话题。市场不相信眼泪,民族品牌如何在残酷的市场角逐中赢得主动?这一点,家电产业的发展无疑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从2004年以来民族品牌一直雄踞前三甲,没有留给外资品牌任何翻盘的机会。
从中国家电市场的领先调研机构“中怡康”发布的数据来看,近几年来,海信、创维、TCL一直保持着中国彩电市场前三甲的佳绩。今年1-4月的最新统计数据还表明,海信、创维、TCL等本土品牌前三甲的市场份额稳定保持在10%以上,其中坐头把交椅的海信更是达到了14.78%,几乎相当于排名后七位厂商的市场份额之和。这一数据的取得,意义相当重大,要知道,家电产业是中国竞争最为惨烈的领域,国内国外众多品牌一直缠斗不休,更经历了三次大的革命性产业转型。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每一次革命中,国产品牌都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制胜秘诀。
家电产业的第一次革命,是CRT时代的色彩革命,由黑白电视转向彩色电视。在这个时期,是国产品牌的辉煌时期,国内彩电业的前两名几乎一直被康佳和TCL占据,本土其余品牌及外资品牌几乎无力抗衡。观察这一时期的竞争,国产品牌的优势主要基于渠道优势和性价比。由于本土作战的先天优势,国产品牌在各级市场上的渠道布局较为完善,远非洋品牌所能比,同时更是屡屡挑起价格战,牢牢地压制住了洋品牌。
市场瞬息万变,在国产品牌高歌前进的时候,家电产业悄然进入了平板时代。屏幕革命让洋品牌获得了喘息之机,它们率先发力,并意图以技术优势打一个翻身战。以往的渠道和性价比两把利刃不再是所向披靡,国产彩电是否会就此沉寂?从中怡康的这份报告我们看到了否定的答案,以海信为首的国产品牌阵营在过去七年间没有败退,反而是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再次把洋品牌挑落马下。
秘诀何在?事实上,在这一阶段,国产品牌一开始有些迷惘,跟不上节奏。但它们很快就找到了两张牌,即优异的质量和强大的品牌力。相比于第一次色彩革命而言,竞争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与时俱进,当国民生活水准日益提高,对各种产品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拥有要求时,海信、创维、TCL等国产品牌紧跟市场潮流,狠下功夫,精细化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譬如在新技术上的不断跟进,国产电视品牌对于U盘和数据卡以及对于硬盘播放的支持等创新,都成为左右很多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又例如国产品牌在送货上门、提供专业安装服务等方面的扎实举措,给自己的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凭借更优的质量、更强的品牌号召力,国产品牌让自己稳稳占据了市场前三甲的位置。
居安思危,尽管国产品牌在家电产业革命中赢得了主动,但是在2011年,海信、创维、TCL等企业在2011年将会面对更多的挑战。目前来看,平板电视市场的增长整体仍然不如预期,毛利率下滑,利润更趋微薄。同时,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和延伸,人们对传统电视的需求正趋于下降。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好的突破点,本土电视厂商在繁荣背后隐藏着巨大危机。当然,如果能率先嗅到新的发展方向并成功转型,这种危机也是另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新技术、新趋势的把握,是考验国产品牌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
2011年被称为三屏融合元年,实际上也将为家电产业带来第三次革命,即智能化的革命。电视作为最为普及的提供内容消费的一类电子产品,它和网络的无缝连接已经呈现不可阻挡之势。
面对智能电视元年,国产品牌阵营能否春风再度,成功复制过去的经验、优势?能否凭借十几年以来积累的市场、品牌等优势,从智能化时代伊始,就占据先机,全面击溃洋品牌?
答案还有待观察,需要国产品牌自己去书写。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看到位居市场第一的海信已经全面转向智能化,根据周厚健的说法,海信将在全球向消费者推出“智能,享你所想(Life
re-imagined)”的品牌承诺,应该是意识到了产业转型的危机和机遇所在。创维、TCL等国产品牌在2011年也势必有更多动作。因此,对于家电产业民族品牌的再次胜利,我认为可以抱着相当乐观的态度,而这也是值得其他行业借鉴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