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束了布鲁克林之行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在美国,无论是在繁华的时代大都市New
York,还是在贫民区到处都充满了自由与随意的生活态度。而在布鲁克林,似乎总在进行着这样一个循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们被此区的廉价租金吸引,开始进占这个小小的区域,租用渐渐搬走的工厂,把工厂变成办公室及摄影楼,然后美国富人阶层对艺术爱屋及乌,不但收集艺术家的作品,还搬来跟穷得掉渣的画家工匠为邻,从此这里富人入住,房价飙升,成为城中的高尚社区,从而带动了邻近区域也在其后的数十年内急速发展。最后,真正的艺术家又渐渐搬走,余下艺术馆、画廊、精品店、特色餐厅留守。


作为街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布鲁克林年轻人的骨子里似乎永远有一种自由随意及充满创意的生活态度,不羁爱自由成为这个街头艺术区的主旋律,我们可以从这座城区流淌着的无处不在的艺术灵魂,不仅仅是这里的人,整个城区都拿着画笔与涂鸦喷漆向我们述说着该处与众不同强大且彪悍且不屈的精神。而作为街头文化的核心——
“丹宁文化”已然化身为幕后的推手,影响着该区的艺术走向。



而丹宁(Denim/牛仔布)一词已远远超过其字面意思本身,它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一个潮流的符号,一种文化的提炼。承载着一批美国人的梦想:西部,自由,淘金,牛仔等。这样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渗透到了每个布鲁克林人心中,特别是那些年轻的艺术家,更是把文化传出了潮流的味道。
和现代的、中国的、创意的、前卫的、聚集着艺术家们的北京798一样,布鲁克林也是一个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只不过,798是北京的一片废旧工厂,而布鲁克林是纽约的一个区;798的代表是那些废弃的厂房(废弃的、陈旧的仅仅是建筑吗),而布鲁克林的标志性建筑则是那座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布鲁克林大桥”;798聚集的是北京的艺术家,而布鲁克林则聚集着纽约以及整个美国的艺术家。

布鲁克林的标志性建筑曾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布鲁克林大桥”
之所以说布鲁克汇聚着全美的年轻艺术家,汇聚着美国的主流文化与创意,是因为和其开放、包容的移民政策有关。历史上的布鲁克林,吸引了大批意大利人、波兰人、犹太人、爱尔兰人、黑人移民,近年来,来自亚洲、中东、俄罗斯、东欧等地的新移民也多了起来。

不同区域、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布鲁克林,民族与民族交融、文化与文化碰撞、创意与创意对接,在一个开放、开明、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下,各种创意与文化又怎么会不茁壮成长呢?毕竟,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区域,开平、平等这些要素都是文化与创意大量繁衍的基本条件。而布鲁克林就是这样,诸如街头文化、牛仔文化等都在这里生根、发芽,在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股流行风潮。

就如小康漫步在布鲁克林这座城市,与形形色色的年轻艺术家擦身而过,看着身边各种街道建筑上的绘画涂鸦,之前看过的那些文学影视作品又一一在脑海中流过,仿佛情境重现、时光倒流,宛若一条文化大河在眼前缓缓流过,汇聚成一股庞大而不可比拟的力量,小康顿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这是文化的力量,这也是历史的力量,并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

宽阔的商业街两边,分枝出许多小街小巷,繁华却不杂乱;房屋多有上百年历史,沧桑又不失华丽;还有无数次出现在电影中的铺满金黄落叶的散步道。在这样充满艺术气息的布鲁克林街头,随处可见丹宁风格的年轻人们,他们身上的牛仔裤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从随性的垮裤、复古的喇叭裤、经典的直筒款、帅气的靴型设计、时髦的低腰剪裁、风格强烈的高腰版型,到时装品牌推出的烟管裤等设计感十足的各个款式……再搭配简单的印花图案T恤。

对于布鲁克林的女孩子来说,她们今春似乎更喜欢用手绘风格打造撞色条纹和大面积图案,配合下身的翻边或紧身牛仔裤,来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男孩子则以紫色、橙色及绿色为主,结合撞色格仔设计,不失为春夏潮流典范,处处张扬着布鲁克林特有的时尚精神。

在《欲望都市》中曾经有一句很出名的台词:“连布鲁克林都变成了新曼哈顿”,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以往那个文艺青年和黑帮和谐共处的社区,现在只为一丝不苟的、绝不偷懒的、新“凯丽”式纽约客提供机会。但当你真正漫步在布鲁克林街头,就会感受到曼哈顿所不具备的野性和活力,这里的人们永远生机勃勃,充满热情、好奇心、奋发向上的新鲜欲望。也许,这就是“欲望永远与新鲜平行”的活力造就了布鲁克林成为全世界创意文化的原因之一吧。
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QQ:102927545 MSN:wangk1026@hotmail.com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sfw/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