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2010-12-03 02:27:54)
标签:

纽约市

4a

垃圾填埋场

非常态

艺术品

it

分类: 环球搜奇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近年来,“环保”是大家热议的话题。而一向是人们比较厌恶的事物之一垃圾,似乎在一夜之间身价也水涨船了起来,尤其在其后缀上了“艺术”二字后,不仅登得大雅之堂,还领导着这个时代的审美潮流。看上去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但这不仅是事实,而且这背后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

 

  就如不懂艺术的人,艺术在他眼里是垃圾;而懂艺术的人,垃圾可以变成艺术。所以,对于垃圾等于艺术的说法,要看你用什么眼光来看它们。因为如果你有眼光,那么垃圾在你眼前变为艺术;如果你没有眼光,那么艺术在你眼前,只不过是一堆垃圾。为何如此?因为两者之间有一临界点。其临界点为何?那便是你的思想。

 

   不过在有创意的艺术家眼里,影响人们健康的电子垃圾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废旧报纸、剩烟蒂、旧卡带、旧磁盘也有它们独特的魅力;甚至垃圾堆里捡来的各种“破烂儿”,也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奇葩。现如今国家政府在不断的试图改变城市的运转方式,这其中艺术和艺术家从来都没有缺席。而艺术家们已经启示世人:“生活即艺术”。

 

    这不美国一位艺术家们不仅把拉圾变成艺术品。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行为艺术证明,艺术品可以以任何长度的时间存在,可以依靠任何材料存在,可以在任何地方存在,可以为任何目的存在。装置艺术家今天还在做着这样的努力,将装置作为社区生活、日常活动的一部分。但是,想最终消除艺术和生活界限的努力几乎是徒劳的,艺术品一定要以生活的非常态出现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就如生活的非常态才有可能产生艺术,产生美。以纽约市斯塔腾岛的清泉垃圾填埋场为例。其早先是纽约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后来纽约市为了把它改造成公共公园,并在2001年举办了有众多世界顶尖设计团队参加的国际景观设计大赛。这也使得后来,这里成为纽约市的第二大公园。从中可以看出垃圾场向公园的转变,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艺术过程。


 

  所以,无论如何,以艺术改变世界,或者以艺术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反思的尝试,都将被历史所记录了下来。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变废为宝:当垃圾遇上艺术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sfw/ 

欢迎访问:缔元信网络数据 http://www.dratio.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