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佗河源南越王恐龙博物馆汉朝it |
分类: 历史探密 |
公元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公元前196年,在汉使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汉朝与南越交恶。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使得闽越、西瓯和骆越都纷纷归属南越。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
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王位由孙子赵昧继承。公元前1 35年,闽越向南越国发动战争。赵昧请求汉武帝处理。
公元前122年,赵昧病重,其在汉朝当宿卫的儿子赵婴齐回到南越国继承王位。
公元前115年,赵婴齐病死,太子赵兴继承王位。
公元前112年,吕嘉等人发动叛乱,杀死赵兴、樛太后和汉朝的使者。
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调遣10万人进攻南越。直到公元前111年的冬天,南越国被平定。
南越王廟
南越王庙又名光孝寺、平寇祠,是后人为奉祀秦县令越佗所建。
来到越王庙,一抬头望见正门上方由清代龙川知县胡一鸿题写的“南越王庙”阴文楷书石刻横匾,苍劲飘逸。
南越王庙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前后殿之间有长方形砖铺天井,四边竖有花岗岩石井栏。正厅塑赵佗像:束发,脸廓方长,浓眉大眼,高鼻厚唇,在刚毅中透出这位来自河北正定县人特有的淳朴和忠诚。
走在越王庙里,你是否曾看见佗王当年金戈铁马、鼓角争鸣里的英雄背影?
越王井
早听说“佗饮斯水,肌肤润泽,寿百岁有余,视听不衰”。也就是说,此井之水,既有美容功效,又能保护视听不衰,还可以益寿延年,活到长命百岁。
越王井位于城镇光孝寺内,是秦县令赵佗故居的汲井。后赵佗为南越王,故日“越王井”,又日“万寿宫井”。
抚摸着井身,就像触到一本厚重而斑驳的古书。井为砖石结构。井口呈圆形口。六角形的台面,以四块石板平铺而成,井膛用三层红色方石叠砌,叠石下用青砖铺至底。结构结实美观,是岭南名古砖井之一。
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妨畅饮一杯此水,做一回佗王!
恐龙博物馆
河源博物馆坐落在市区东江河畔的龟峰山下,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恐龙馆了。
河源是岭南最具规模的恐龙考古发掘地,曾出土过8具被称为“窃蛋龙”的恐龙化石,1万多枚恐龙蛋化石,其中最大的一枚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直径22厘米,距今已有65D0多万年,博物馆也因此获得“拥有世界最大恐龙蛋收藏”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河源恐龙博物馆已在2010年10月开馆,游客不仅可近距离观赏神秘的恐龙蛋化石、原生态的恐龙蛋化石发掘现场,还可以通过各种互动项目,重回白垩纪,体验恐龙文化的魅力。
花朝戏
河源花朝戏是由一种为“神朝”的祭祀活动演化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属于曲牌体,是用紫金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小戏剧种,流行于粤北河源的百年老戏。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将它誉为“山沟里的山茶花”。花朝戏剧团有“天下第一团”的美誉。
坐在台下,听着台上的锣鼓急点,看着那光影摇动,诙谐而带着山茶花一样朴素清香的花朝戏。”喝尽千江水,难比家乡茶;唱尽世间曲,不如家乡话。一曲花朝三春暖,乡音伴我走天涯……”
温泉沐浴暖人心
河源总共有四大比较出名的温泉,分别是紫金九和御临门温泉、龙源温泉、和平热龙温泉与九连山温泉,各温泉各有特色,都是不错的温泉,御临门是以巴厘岛风格为主、龙源是以中国、日本、欧洲三种风格、九连山是农庄式温泉,真实还原了客家人的日常起居。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