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日报道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美国威拉米特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对2000名十一二岁中小学生的友好和敌对关系展开研究调查显示。对待讨厌自己的同龄人,一部分孩子同样开始讨厌对方;其他孩子则选择沉默或与对方和解。而大部分的青少年在遭人欺负的记忆比被友善对待的记忆更深刻。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两部分人进行对比,发现其中“以牙还牙”的孩子心理状态最趋成熟。“以牙还牙”的女孩,在社交能力测试中得分明显高出其他人,在班里和学校也更受欢迎。男孩中,“奋起反击者”比“默默忍受者”在班里表现突出。同时研究人员强调,这项研究并非宣传被同学排挤和欺负有益健康,但是这种经验提前教会青少年,生活中周围的人并不都会喜欢自己以及如何解决冲突。
不过在现实中,如果青少年有勇气反抗欺负自己的人,那么欺负行为将有助他们培养社交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从另一则面来看其实每个人小时候偶尔遭人反对、排挤,也许可以给孩子带来心理上成长的意外好处。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威拉米特大学教授梅丽莎·韦考称:“毋庸置疑,不被任何人讨厌的孩子适应能力最强。但是对于遭到同龄人讨厌的孩子,我们认为,可能‘以牙还牙’比沉默或示好对他们更有帮助。”
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被同龄人讨厌的现象普遍存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家诺埃尔·卡德在美国《发育心理学》最新一期杂志上发表文章说,综合涉及超过2.3万名实验对象的26项实验结果,35%以上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至少有过一段“敌对关系”。
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研究人员也曾经调查过100名9岁至13岁青少年,询问他们被欺负和被友善对待的次数。其中参与调查的儿童学教授唐纳德·克里斯蒂说:“当我们让孩子们说出别人表现不友好的次数和经历,他们记得很清楚,我们甚至来不及记录。但是关于别人的体贴和友善,我们的记录为空白。”
而那些被同龄人形容成‘亲社会型’、替同学抱不平的孩子,能更好‘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他们在学习和理解能力比一般孩子都要强。”
当然,我们还可以透过以上研究结果与以下现实生活中一些例子为证。
有很多成功人士表示,在学生时代被同学欺负而奋起反击的事件,成为自己人生的转折点。英国喜剧演员埃迪·依泽德6岁时母亲去世,此后他一直就读于不同的寄宿学校。他学会将幽默作为自我保护工具。他说:“当我去第三所寄宿学校时,我的情绪波动很大,但是我没有哭。没有人能欺负我,因为我随时会还手。那时我已经可以解决遇到的任何问题。”
英国歌星米歇尔·希顿曾在学校因肥胖遭人嘲笑。她在一次访谈中说道:“(那些回忆)太可怕了,但是它促使我成为更出色的人。”
PS:由此可见,从小被欺负对成长有益还真不是吹的。哈哈相信这则报道能给从小受欺负的兄弟姐妹朋友们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要知道自古成大器者那个不要经历挫折啊!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sfw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