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2009-02-23 06:59:47)
标签:

科技

未来学家

克孜

人肉搜索

威尔

中国

it

分类: IT那点事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记得曾经有一位哲人说,时间本身是不存在意义的,但是由于成为人类丈量历史的标杆,所以特定的时间便具有了非凡的意义。早在十年之前《未来学家》杂志社,就与一批专业的预言师、未来学家又把世纪之交的一些预测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考量后,将新世纪的前十年发展做出了激动人心的预测重新进行了评估。这不一晃又到了2009年——而在这即将“告一段落”的年份,也该是对这些预言进行验证的时候了。那些预测里的未来,而今实现了吗?笔者今天将大家一起回顾世纪之交五大预测,看看它们如今实现了多少?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预测一:遍地网络

  十年前,笔记本电脑尚是新鲜玩意,“智能手机”更是科幻小说中才有的字眼。IT行业曾预测,随着移动计算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迷你和可随身携带的设备方便地上网冲浪。

 

  “在2009年,网络将无处不在,我们可以通过多种设备随时随地上网。”IT咨询公司“创造策略”总裁提姆·巴甲林曾在世纪之交对《亚洲电脑周刊》说:“‘移动计算’一词或在2009年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届时,我们的电脑可以穿在身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取信息。”

 

  现状:我们的电脑还不能像戴眼镜那样穿在身上,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一预言毫无意义——目前的手持式计算设备在智能和外形上更胜一筹。去年初,微软英国剑桥研究院推出微型数码相机SenseCam,它是一款具有超广角鱼眼镜头的数码相机,采用全自动拍摄设计,也就是说,像身份卡片一样可佩戴在胸前的SenseCam 实际上记录下了使用者眼里的世界。

 

  点评:移动上网设备的铺天盖地……其实不少人对这一进步持保留意见:当你的约会对象在烛光晚餐中第三次掏出手机查看邮件等信息的时候,你大概只希望一切都退步回笔耕信纸时代吧。

 

  关于SenseCam,噱头在于勉强实现了罗宾·威廉斯主演的经典科幻电影《最终剪接》的场景:事无巨细地记录人生。现阶段除了健忘症患者乐于使用外,市场普及度大概不太高。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预测二:无间共享

  在1999年出版的《心灵机器时代:当电脑超过人类智能》一书中,未来学家和发明家雷曼德·克孜威尔预测:“虽然社会上有很多提供中央数据存储的服务,但是很多人更愿意将个人信息交由自己来打理。在云计算中,由于数据资料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其间无需任何物理对象的介入,所以诸如书本、唱片、电影和软件等的数字信息都可以快速分享。

 

  现状:2009年,我们可以在Flickr 上浏览海量的精美图片与个人摄影作品,可以通过Google Docs在线编辑文档文件,可以在雅虎或Gmail上查看电子邮件。布什在伊拉克遭鞋砸的视频在YouTube被疯狂点击,加沙战火纷飞时全球记者欲入无门,但仍可以上网看到当地居民用博客记录充斥血泪与惊恐的22天……

 

  点评:任何在此期间享用网络发展成果的骨灰级网虫,都会对突飞猛进的上传速度心怀感激,即使网络时代隐私权的岌岌可危已然无需赘述,不过应对方法也是有的,有网站可让上传者作出相关选择,让其只对特定用户开放。另外,在设置个人账户信息的时候,Facebook和MySpace的用户还可以选择隐藏个人资料,使其免遭搜索,并只允许选定的个人进行查看。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预测三:数码住宅

  兰斯·塔维斯是IT研究公司AMRResearch促成技术研究部门的主任,他曾于2000年对《亚洲电脑周刊》说:“到了2009年,届时的住所或完全网络化,我们或进入一个万物网络化的时代。”

 

  现状:通过厨房的一个简单面板,你可以控制整个住所内的音乐播放、调整卧室温度或者开关灯都可以随心所欲,当然,这前提是你要愿意为所有这些设备付上可观的金钱投入。

 

  微软、苹果、IBM等世界IT巨头都已经发布了自家的“数码样板房”,并有志愿者长期入住,以抢先体验科技为饮食起居带来的便利,并为“数码样板房”的改进提出切身的宝贵意见。

 

  点评:去年看过《Wall-E》的人或许对电影中在飞船待了700年、被电脑伺候得白白胖胖的人类的“幸福”生活印象颇深。显然,并非每个人都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感到享受,但科技的最终归宿仍旧是生活,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预测四:虚拟人生

  克孜威尔还在1999年预测过,人们或在虚拟实境聊天室中进行互动,即便身在家中,你都可以去感知他人的音容笑貌。克孜威尔写道:“虽然寻找虚拟伴侣在性娱乐方面甚为流行,但是相比现实而言,参与者之间更是以游戏的态度视之。”

 

  任何对《第二人生》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人都在其中参与过各类虚拟的性体验。在这个虚拟世界,人们还可以继续模拟现实生活,其中还有虚拟住所、虚拟货币、虚拟餐馆和虚拟食品。

 

  现状:虽然现在的虚拟世界没有完全如克孜威尔预测那般3D化,但是现实世界中还真有因为《第二人生》相关的事件而导致离婚的情况——去年年底,世界各报争先报道英国一对“网虫”夫妇因分别恋上素未谋面的虚拟恋人而分道扬镳的新闻,《连线》杂志则评论网络便利了婚外情,亦大大增加了其曝光的机会,中国的“人肉搜索”第一案亦引发欧美国家关注。

 

  点评: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触角探入了现实世界,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问题,当沉迷网络也被列为一种精神疾病之后,人们或可得到警示。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预测五:克隆人类

  世纪之交时,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曾预测,首例克隆人或在2004年公诸于众。在首只克隆羊——多莉于1997年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克隆人或很快替代我们长期以来的爱恋对象,甚至是我们自己。

 

  现状:2007年,《时代》杂志发出警告说,克隆人的研究步伐要比“人们所了解的更快”。一年前,一间加州公司宣布,他们已经用捐献的人类卵子和成年人皮肤细胞克隆了人类胚胎。2009年1月23日,美国药监局首次批准以治疗脊椎损失为目的的人类干细胞研究。有评论说,伦理的底线正在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溃退,到目前为止,虽然尚没有被证实成功的克隆人实体曝光,但是科学家却坚称,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点评:《科幻世界》曾列出半开玩笑性质的时间表调侃人们对克隆人类的担忧:2010年,首个克隆人问世;2020年,公园门口挂上警示:克隆人与狗不得入内;2040年,报纸头条是《克隆人包揽诺贝尔奖》,同年,所有招聘广告都有附录“克隆人优先录用”……

 

  生命奥秘之精深,或许还不是了解皮毛的人类所能把握的潘多拉之盒,但克隆的未来已在步步逼近。

 

来源:《未来学家》及互联网资料整理编辑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科普新解

回顾世纪之交的五大预测

为何科学越发达,人类越退化?                  获得《科学画报》2008年科幻之星

漫谈机器人的人工智能                          百年前古人畅想的未来世界

解析科幻与现实中的瞬间传送                    美俄卫星太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产业评论

瑞星是怎样从“杀毒”变成“杀手”

王老吉牵手亚运制造岭南文化浪潮                政府补贴“家电下乡”真的靠谱吗?

华硕缺少“坚若磐石”的精神                    北京“宽带”为何最贵的三大原因 

优酷放弃分享模式,路在何方                    2009联想能否在老帅出山中重振声威?

AMD用 “芯”书写传奇                          网购年货,玩得就是心跳

浅谈百度千万重金春晚的三大原因                浅谈国内嵌入式系统产品的行业分析

 

影视漫评

假如地球真的停转一小时                        命运的悲歌《刺客联盟》

 

游戏

2008中国网游繁华的背后                        静观“中国网游”风云十年

 

动漫

默默热血沸腾的典范-银魂                      《悬崖上的金鱼姬》爱让我们战胜一切

  

奇思杂谈

总统为何比正常人容易衰老(图)

经济危机让通灵师成美国商界新宠                中国古迹的八大名“牛”(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