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酷巨亏一亿背后的真相

(2008-10-31 23:31:03)
标签:

互联网

优酷巨亏

p2p

it

分类: IT那点事

 优酷巨亏一亿背后的真相

 

  最近关于优酷巨亏一亿的消息震惊业界。做为国内的视频业巨头优酷,虽然在流量上堪称老大,但一直都属于赔钱状态,这究竟是为何?UGC模式在中国有出路吗?笔者就目前官方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对优酷的经营状况做一下简单分析。

 

第一,运营带宽成本过高

   首先优酷网成立之初,就是模仿YouTube模式,基于P2S的UGC。而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极其占用带宽,中国的带宽服务器成本就比美国高得多,在国内,象优酷这样的视频网站的运营成本是一流P2P视频企业的20倍左右,而且这种模式没有客户端,用户转移的成本非常低,套用土豆王微的话就是“你今天倒闭了,用户不会流一滴泪,明天就去其它网站”。优酷烧了2年了,烧了快8000万美元,烧出来的就是一个垃圾流量的盗版电影站。

 

   虽然世界视频行业的前景看好,但是相对来说以优酷为代表国内小视频网站,成长的环境和背景不同。而在金融危机后,风投们对短期赢利的目标也更加明确。相对而言,风行等P2P影视点播平台可在同等比P2S模式低10倍以上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500 bps以上的高清码流,并以客户端形式黏住更多固定用户。很显然,风行模式更具商业化前景,而且也更有投资价值。反观那些UGC网站,谁也不好说今日还风光依旧的老大们,明日是否就如雷曼银行一样转瞬关张大吉。这也正说明优酷YouTube模式并不是适合中国国情,以往成功的互联网成功案例并不是能全部都能完全复制成功。

 

  这也是优酷巨亏一亿最大的支出。

 

第二,没有正确的赢利定位

  要知道现在互联网企业如果想要赢利,无非就是两点,广告及用户付费两种大模式。而就目前优酷的状况来说,想从前者赢利也比较难,因为虽然有很大的视频数量,但其中真正能赢利只有3%。UGC要靠一个大基数做起来,而中国的广告长尾市场却一直没有发育成型,基于长尾模式的UGC网站很难借长尾广告实现规模盈利。

 

   而就用户付费的模式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万一使用不当。不但会损失金钱,还会丢失大量的注册用户。注册用户数,可是互联网企业生存的根本。看看当年263当年采取邮箱的策略,我想以分享模式的优酷们也不得不打个冷颤。

 

为了获得较高的清晰度,并以此改善用户体验,获得广告主青睐,推出了旨在吸引内容提供商加盟的“合计划”,并开设了影视节目点播专区。然而,由于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P2S模式,所以,清晰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当同时在线人数过多时,服务器依然会造成拥堵,于是不得不不断增加服务器数量,导致运营成本有增无减。

  近来,迫于运营成本的持续压力,土豆此前已有意放缓用户流量的增长速度,以便降低烧钱的速度,另外,据报道,土豆早在两年前就推出了一款名叫飞速土豆的P2P软件,目前大约有4000万次的下载量。这款软件能帮助土豆控制带宽成本。技术出生的王微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视频分享模式的危机,并且开始利用P2P技术来弥补视频分享模式的缺陷。但优酷却还执迷不悟,在获得新一轮4000万美金融资后,依然加速冲刺,以便在流量上迅速赶超土豆,这使其资金链处于空前的压力之下。

 

   就优酷目前的情况而言,其向高清或视频门户转型可以说没任何优势,向点播转型,由于缺乏风行在P2P技术上的积累更没有优势。风行因为积累多年且保持领先的P2P技术,可以将带宽成本节约90%以上,优酷别说还没推出P2P插件,就算推出了,要赶上风行,恐怕也远非易事。一句话,优酷现在很难寻找正确的定位。

 

第三,政策监管,生存都将困难

   在版权诉讼大棒不断抡向百度、谷歌等互联网企业时,优酷同样时刻要面临版权诉讼的危险。前些天优酷又撞上了别人的枪口。由众多影星出演的喜剧电影《大四喜》原定于9月公映。可到了公映的时候,电影没看着,却看到电影片出品人吕建民把优酷、六间房等几家网站告上法庭的闹剧。吕建民声称,因遭网络大量盗播该片已经取消了全国公映的计划,海淀法院也马上于当天正式立案。

 

   如果说视频直播和影视点播更多是长尾的头部,UGC则属于长尾的最末端,这也决定了小视频网站更多吸引的是长尾广告或以效果为导向的广告,比如Google和百度的广告联盟等等。但无论是就内容还是表现力而言,它都难以承载品牌广告。毕竟,品牌广告主更看重的是广告载体的内容和表现效果,而非“灰色”内容引来的流量。试想在业内皆荒的境地,企业有没有新的收入的同时,如果那天网站资金链短裂也不是没有可能。

 

   话说回来,风行因为基于P2P技术来运营影视点播业务,所以成本低于优酷,这是事实,但风行的收入毕竟也依然处于入门级水平,也只是千万级规模,还不如优酷为多。而且在流量上,眼下也依然是优酷为大,风行如果在流量上赶不上优酷,要做到比优酷更主流,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并且,优酷尽管被UGC困住了手脚,小视频也看不清楚价值,但未来就一定没有适合的方案吗?而酷6以广告为内容未尝不是好的实验。

 

  未来究竟是UGC+P2P是王道?还是纯UGC或纯P2P是王道?还是P2P+SNS是王道?眼下断言都为之过早。还是边走边看吧。

 

精彩推荐

50年后的未来世界怪谈                             透过财报看AMD的未来成长潜力

 “神七”特稿:光荣与梦想(上)                  “神七”特稿:光荣与梦想(下)

从华硕维权事件看Intel垄断                        优酷巨亏一亿背后的真相

百度羸利背后的信任与经营危机                      命运的悲歌《刺客联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