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云刘德华电影影评娱乐 |
分类: 影评书评 |
两个出身贫寒武夫的梦想
片头罗平安的梦想是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有一个足够大的胃,才能装下足够大的理想和野心”。
赵云加入义军时罗平安问赵云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要参兵,单纯的赵云回答说想靠自己来撑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相信刘备能统一天下,早日结束战乱。然后他就能回老家常山建立属于自己的家的梦想。
记的刚入兵营的赵云在山头上吃馒头,想家划老家和现在城池地图的时候。早他两年入伍的罗平安对初入兵营的赵云说他的地理知识不行,划错了家和所在城池的地理位置。而当时熟读地理兵书的罗平安丢给了赵云一张地图,告诉了赵云正确的地理位置后。所说的一句足够大气的话:“兄弟,大哥我要带你走遍这地图上城池的一圈,最后我们一起帮助主上统一天下,衣锦还家。”
虽然同样和赵云一样来自常山,但命运弄人,本来想成为将军的他确没有成为大家所看到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将军,而是他而叫他大哥的赵子龙。从赵子龙力单枪战关张二人救罗平安于刀下和范险常板坡孤身救少主力敌百万曹军开始,两人的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赵云实现了他的梦想,而他还是一往如前碌碌无为。
直到最后凤岐山一站,电影临结尾处,出现了揭示主旨的场景:重现凤鸣山上一佛堂内,洒满夕阳余晖,但此时却受困于此的罗平安才对赵子龙感叹说一直把子龙视为自己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悲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但在此时,子龙拿出地图给罗平安看原来他给自己的地图说了一句(大哥你还记得,我刚当兵时你和我说的话吗?你说,你会带我走完这地图一圈,然后天下就会太平了,我们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跑了一圈回到原点,天下确还是没有太平,我也还没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家呢?)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这是李仁港借英雄之口想讲的哲学道理。为此,他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战场从长阪坡搬到了凤鸣山,还特别在影片中加入了深具意象的道具,如佛像、《金刚经》。令我感动万分的是身为大哥的平安也终于醒悟了大道。原来缘起缘灭,早有注定!
本剧除了作曲家找来了本地音乐人黎允文,而且还将整个电影音乐的制作团队选在了捷克。不仅邀请布拉格管弦乐团演出,还让他们使用中国的琵琶、鼓、二胡等民族乐器,连人声的哼唱部分也由唱诗班出身的外国歌唱家担当。用在电影中,竟然天衣无缝,甚趋完美。“如果一个现代人从用到穿全部选择中国古代的样式,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他缺少的是包容。我希望通过国际化的合作方式,制造出一种中性的语言,将中国的东西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传递出来,确实真是完美”。
本片的导演李仁港同时也身兼本片编剧,他透露影片人物和造型的很多灵感其实都是来自于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赵云在历史书籍中只是蜀国的一员武将,比起曹操、刘备和孙权都要低一个级别,但他却是当今青少年最熟悉的三国人物。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一方面保留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比如大战长坂坡,另一方面则从游戏中挖掘创意,以便让片中人物从内到外都更符合今日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
战争让剧情走开
解读<</b>见龙卸甲>三大战役
与传统古装大片异不同的是,虽然在剧情上乏善可陈,但《见龙卸甲》在视觉上还是给予了观众足够震撼的冲击力。影片一共安排了赵子龙的三场大小战役,且一战接一战,中间起衔接作用的剧情交代,大部分运用罗平安的旁白做为形式一笔带过,让整部影片看起来紧凑而扣人心弦。
[第一战]
劫寨扰敌立下大功
精彩指数:★★★☆☆
打戏类型:一对一单挑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赵子龙的初次亮相与《射雕英雄传》当中的郭靖很是相似。“劫寨扰敌”这一幕像极了少年郭靖随成吉思汗征战时破城开门那一幕,两者虽同是愣头愣脑的傻小子,不过随着电影科技的发展,赵子龙打得更漂亮是理所当然的。这一仗赵子龙的处境看似凶险,但胜得却比较轻松,因为剧情安排在晚上,导演可能考虑到晚上即便人多也不容易显得有气势,所以重头戏基本上是安排赵子龙和敌人一对一的较量。
[第二战]
凤鸣山救回幼主
精彩指数:★★★★☆
打戏类型:一人对敌百万人
剧情:凤鸣山一役,为免罗平安遗失刘备妻儿的死罪,赵子龙单枪匹马杀入曹营救回幼主,从而一战成名。
由于这是令赵子龙在名留青史的一战,因此导演在这场战役中花费了很多心思,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张飞关羽合战赵子龙的垫场戏。在历史上排名五虎将之末的赵子龙,在这里被小小地夸张了一把,他为保罗平安不死与张飞关羽在山神庙内刀刃相见,在二人夹击下依然不落下风,其中张飞与他单挑时,竟然不出五个回合就吃了大亏,将赵子龙的绝世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之后赵子龙单枪匹马去营救幼主,导演用极大的场面来描述了赵子龙身上的另外一种特质——万夫莫开!曹操下令生擒赵子龙,在无名曹兵和战车的包围当中,虽然身负重伤,他依然完成了破车——杀人——夺马——抢剑(曹操的剑)——最后策马跃过悬崖逃生等极其惊险的动作,这些都让他最后立马山头向曹军发出的那声怒吼足够震撼人心。
[第三战]
凤鸣山决战
精彩指数:★★★★★
打戏类型:单挑队战合二为一
历史与电影中不同的赵云
《见龙卸甲》上映以来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大气的战争场面也深受观众好评,但真正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实还是有别于《见龙卸甲》中的很多情节和历史。当然这部大片是也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故事、恢弘的场面和悲壮的气韵,讴歌了常胜将军赵子龙。下面让我斗胆来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影片中与历史中的真正的赵云,赵子龙!
三国演义书中的赵云,字子龙,三国常山真定(今正定)人。少年即怀旷世之志。后从刘备,为蜀汉五虎上将。长坂坡救主,“怀揣阿斗”杀出重围,一役成名。一生征战数百,屡建殊功,被誉为“常胜将军”。将军专于武略,亦优于文韬,集忠、义、仁、勇于一身,被誉为“胜神”与“完人”。年老无疾而终,寿终正寝。
虽然剧中最后的情节有别于真正的三国历史,但这部影片却带给我们与传统中战神的赵云不一样的认识,不过还是建议片方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解读,虽然影视创造是会和现实与历史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传统中妇儒皆知的历史人物,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全面正确认识赵子龙 “忠、义、仁、勇”的“胜神”形象,我还是想建议片方在,影片放映之前,加映赵子龙符合史实的文字介绍和一生勋绩的幻灯片或随门票附赠文字介绍,以取得更加完美的宣传效果可能会更完美。
我在影院看到最后节尾一幕响起三国演义中的熟悉的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自古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只付笑谈中”看到此时边上有一些女孩民泣不成声,直到片尾曲结束唱,大家也都没有起身离去的意思,江山红颜,热血依旧,人以不在,声似长留。只到写完本篇的此时我的心情依久不能平复,真正的热血男儿就是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