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贫寒武夫的梦想-《三国之见龙卸甲》

(2008-04-08 19:51:34)
标签:

赵云

刘德华

电影

影评

娱乐

分类: 影评书评
  

 这是一个英雄已死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怀旧的时代。

 三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我就不多说了,只是这回在台上看着剧中幕起幕落,痴迷执着的场面。不禁在散场之后,习惯性地想了一想“为什么”:为什么那些叱诧风云笑傲沙场文韬武略的“英雄们”,大都不得好死?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许这就是导演李仁港自小就浸泡在中国古典书画里从“长胜将军”赵子龙身上找到了灵感的缘故吧。

 

 “我不喜欢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也不喜欢把一个简单的道理弄得很复杂。我觉得罗贯中在整本书真正想要传达的讯息,就是《三国演义》开篇的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佛家道家所讲的‘空’、‘盛极而衰’,是一个道理。”

 

两个出身贫寒武夫的梦想

 

片头罗平安的梦想是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有一个足够大的胃,才能装下足够大的理想和野心”。

赵云加入义军时罗平安问赵云的第一句话是为什么要参兵,单纯的赵云回答说想靠自己来撑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相信刘备能统一天下,早日结束战乱。然后他就能回老家常山建立属于自己的家的梦想。

记的刚入兵营的赵云在山头上吃馒头,想家划老家和现在城池地图的时候。早他两年入伍的罗平安对初入兵营的赵云说他的地理知识不行,划错了家和所在城池的地理位置。而当时熟读地理兵书的罗平安丢给了赵云一张地图,告诉了赵云正确的地理位置后。所说的一句足够大气的话:“兄弟,大哥我要带你走遍这地图上城池的一圈,最后我们一起帮助主上统一天下,衣锦还家。”

虽然同样和赵云一样来自常山,但命运弄人,本来想成为将军的他确没有成为大家所看到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的将军,而是他而叫他大哥的赵子龙。从赵子龙力单枪战关张二人救罗平安于刀下和范险常板坡孤身救少主力敌百万曹军开始,两人的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赵云实现了他的梦想,而他还是一往如前碌碌无为。

 

直到最后凤岐山一站,电影临结尾处,出现了揭示主旨的场景:重现凤鸣山上一佛堂内,洒满夕阳余晖,但此时却受困于此的罗平安才对赵子龙感叹说一直把子龙视为自己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悲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但在此时,子龙拿出地图给罗平安看原来他给自己的地图说了一句(大哥你还记得,我刚当兵时你和我说的话吗?你说,你会带我走完这地图一圈,然后天下就会太平了,我们就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可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跑了一圈回到原点,天下确还是没有太平,我也还没有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家呢?)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这是李仁港借英雄之口想讲的哲学道理。为此,他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战场从长阪坡搬到了凤鸣山,还特别在影片中加入了深具意象的道具,如佛像、《金刚经》。令我感动万分的是身为大哥的平安也终于醒悟了大道。原来缘起缘灭,早有注定!

 “你会看到佛殿中竖立着不少写满《金刚经》的木碑,因为是经文,对它的书写本身需要很有腕力,所以当把它们摆在那里,也自然能生成一种力量。”导演所指的力量,就是让英雄们在回望所经历无数胜败之时,不再执着。

 原著中的那些风流人物如诸葛亮、周瑜、关羽等都不是本片要着力突出的重点,甚至连片中主角赵子龙也只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厮杀搏斗不过是一段过程。不然,仅仅约一个半小时的影片长度如何完成得了如此使命?于是,导演才杜撰了罗平安这个角色,代替原著中的公孙赞,整出电影更以罗的视角出发,既为了突出和对比赵的“仁”、“勇”,让在原著中只有寥寥数笔的英雄丰满起来,也表达了李仁港对英雄的敬意。

 “他自己也说我的电影是在进行艺术加工,虽然改编自《三国演义》,但《三国演义》也不是正史。”他称自己坚守原著精神,却不放弃艺术创造。

 

  重访千年古战场

  “虽然这部戏讲的不是战争本身,但让三国故事好看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战争。”可以看出其实早在开拍之前,李仁港就早以把功课做得很足,而且从影片中完全看出很多的故事情节都是他自己个人的喜好及爱好。“他一直很喜欢读《金刚经》、《道德经》,此外对我国兵法书比如宋朝的集大成著作《五经七书》、《诸葛亮文集》、《戚继光兵法》也颇有研究。”从剧本的兵法设计上,以具体到当年那些著名战役如何布阵,诸葛亮如何出锦囊之计,赵子龙如何被围上凤鸣山等等,都颇费了番心思。

 

  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应该也是一个熟读了兵法的人,可是我们看他拍武士题材的战争片时,往往只能从远处看到将军怎样在外部调兵的场面,至于两方打斗的过程一概被忽略了。”细节是给战争添加质感的重点。“他的角色,就像一名战地记者,要带领观众走近拚杀的现场。”而李仁港显然更胜他一筹。

 

  对于习国画和油画出身的李仁港来说,这也正是他的拿手戏。“原著让人着迷的地方也在于它行云流水的语言,罗贯中用字简练、传神,如在描写赵子龙杀敌时,说他‘沐浴梨花’。;‘梨花’是指他落刀快,而且兵器锋利,很亮。”电影不仅要呈现形,还要有声,因此李仁港特别为赵子龙打造了一把刀:在矛锋的部分安了七八个轮轴,还往里压了几个银珠子,当迎风跑的时候,能发出“哗哗”的声音,就像铃鼓。

 

  当然,这把刀出现在镜头中不过几秒钟,观众未必看得很清楚,但李仁港连平时作画对纸张的选择都有不同要求,对电影的道具更是精益求精。也难怪电影的成本会过亿元港币。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还是那句老话,“任何历史都是一部当代史。”何况演义。张艺谋导演拍完《满城尽戴黄金甲》,“黄金”散去,却留下周杰伦的《菊花台》在华语地区的流行音乐榜上大红大紫。凭着一首片尾歌,就将唐代的宫廷恩怨带回了现世。

本剧除了作曲家找来了本地音乐人黎允文,而且还将整个电影音乐的制作团队选在了捷克。不仅邀请布拉格管弦乐团演出,还让他们使用中国的琵琶、鼓、二胡等民族乐器,连人声的哼唱部分也由唱诗班出身的外国歌唱家担当。用在电影中,竟然天衣无缝,甚趋完美。“如果一个现代人从用到穿全部选择中国古代的样式,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他缺少的是包容。我希望通过国际化的合作方式,制造出一种中性的语言,将中国的东西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传递出来,确实真是完美”

 他要传递的对象,不仅是外国人,更是活在当下的人。我们还在满是男儿戏的《见龙卸甲》里,看到了另一个杜撰的人物,根据夏侯菡等为原形,与赵子龙作最后对决的曹操的孙女曹婴。选Maggie Q自然是商业考虑,但导演没有讲出来的是,让女性出现在男性世界并与男性进行权力对决,除了反映出导演加入的现代元素外,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兄弟情谊,君臣恩孝,而是从这种扩大的世界观中,对迟暮英雄的敬意。

 本片的导演李仁港同时也身兼本片编剧,他透露影片人物和造型的很多灵感其实都是来自于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赵云在历史书籍中只是蜀国的一员武将,比起曹操、刘备和孙权都要低一个级别,但他却是当今青少年最熟悉的三国人物。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一方面保留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比如大战长坂坡,另一方面则从游戏中挖掘创意,以便让片中人物从内到外都更符合今日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

  我个人认为除了长板坡救主这段刘备赐甲的扮相像日本武士失败之外,可能是根据剧情需要,为了突出赵云刚刚从小兵要成长为将军的成功之路的铺锭。到中期封候拜将那一幕是剧中刘德华最经典的扮相,后期老年版的赵子龙也同样英气逼人,帅气十足,可惜了电影宣传海报上的却是刘德华最难看的扮相,是本片宣传失策的一步。总体来说剧中其它主要人物的扮相还是可圈可点,像饰演关兴的吴建豪帅气依旧和曹军大将的韩德于荣光勇武有力,还有咱们的洪金宝大爷扮演的(罗平安)老年发福的太厉害,从片头一直胖到了片尾。有了洪大爷的加盟,也使本剧生动活泼了很多。

 

战争让剧情走开 解读<</b>见龙卸甲>三大战役

与传统古装大片异不同的是,虽然在剧情上乏善可陈,但《见龙卸甲》在视觉上还是给予了观众足够震撼的冲击力。影片一共安排了赵子龙的三场大小战役,且一战接一战,中间起衔接作用的剧情交代,大部分运用罗平安的旁白做为形式一笔带过,让整部影片看起来紧凑而扣人心弦。

[第一战]
劫寨扰敌立下大功
精彩指数:★★★☆☆
打戏类型:一对一单挑
   剧情:三国乱世,魏军强势压境,初任工兵的赵子龙遇上打抱不平的同乡罗平安,两人一见如顾,互诉对乱世的一片憧憬。在蜀国军师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下,主动请缨劫寨扰敌立下大功。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赵子龙的初次亮相与《射雕英雄传》当中的郭靖很是相似。“劫寨扰敌”这一幕像极了少年郭靖随成吉思汗征战时破城开门那一幕,两者虽同是愣头愣脑的傻小子,不过随着电影科技的发展,赵子龙打得更漂亮是理所当然的。这一仗赵子龙的处境看似凶险,但胜得却比较轻松,因为剧情安排在晚上,导演可能考虑到晚上即便人多也不容易显得有气势,所以重头戏基本上是安排赵子龙和敌人一对一的较量。

[第二战]
凤鸣山救回幼主
精彩指数:★★★★☆
打戏类型:一人对敌百万人
剧情:凤鸣山一役,为免罗平安遗失刘备妻儿的死罪,赵子龙单枪匹马杀入曹营救回幼主,从而一战成名。 

由于这是令赵子龙在名留青史的一战,因此导演在这场战役中花费了很多心思,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张飞关羽合战赵子龙的垫场戏。在历史上排名五虎将之末的赵子龙,在这里被小小地夸张了一把,他为保罗平安不死与张飞关羽在山神庙内刀刃相见,在二人夹击下依然不落下风,其中张飞与他单挑时,竟然不出五个回合就吃了大亏,将赵子龙的绝世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之后赵子龙单枪匹马去营救幼主,导演用极大的场面来描述了赵子龙身上的另外一种特质——万夫莫开!曹操下令生擒赵子龙,在无名曹兵和战车的包围当中,虽然身负重伤,他依然完成了破车——杀人——夺马——抢剑(曹操的剑)——最后策马跃过悬崖逃生等极其惊险的动作,这些都让他最后立马山头向曹军发出的那声怒吼足够震撼人心。

[第三战]
凤鸣山决战
精彩指数:★★★★★
打戏类型:单挑队战合二为一
   剧情:日月如梭,五虎将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先后辞世,两鬓斑白的诸葛亮再一次策动歼灭曹魏大计,不服老的赵子龙坚持要做先锋大将。不料此次的劲敌竟是曹操的孙女曹婴,这个美得像雪一般的少女,弓马娴熟,智勇双全,带着10万大军欲生擒赵子龙以了祖父心愿。赵子龙的大军被诸葛亮设计当做吸引曹军的诱饵被困凤鸣山,最后全军战死。


   这是最惨烈最好看的一战!与曹军一照面,赵子龙就用职业杀手般的手段干净利落地连斩曹将韩德的三个儿子,但自己也受暗箭所伤,并在曹军的包围下,不得不退守绝地凤鸣山,背山一战。


   这一战在影片中占据1/3的篇幅,分成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两军交战,死伤不少,曹婴命人把赵家军的尸体送回,还弹奏了一首哀伤的曲子,企图扰乱赵家军的军心。对此,赵子龙命人送还当年从曹操手上夺来的宝剑,以此嘲笑曹婴。第二个回合,就是子龙和曹婴的贴身肉搏,洪金宝的武术指导让这一场面花哨好看,又不缺少紧泊感。第三回合又是两军大战,赵家军被杀至一人不剩,以场面为主,四个先锋一一惨死,整个过程惨烈得惊心动魄,蜀魏将士在火箭当中依然高呼着“蜀国万岁”、“魏国万岁”举刀互砍,场面让人动容。


   而Maggie Q 扮演的曹婴此时手抱琵琶惊艳出场,虽然老套的琵琶造型让人想起“东方不败”,不过在《赤裸特工》当中便有出色演出的Maggie Q 还是不辱使命,她与刘德华之间的这场打戏堪称影片之最,是暴力与美的最好结合。两人从马上打到马下,马上之战曹婴更是有如从自己战马跳到赵子龙马背上的经典场面,而两人的马下之战也因为Maggie Q 有其他男演员所不具备的舒展身姿而让人格外赏心悦目。   

 

历史与电影中不同的赵云

《见龙卸甲》上映以来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大气的战争场面也深受观众好评,但真正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实还是有别于《见龙卸甲》中的很多情节和历史。当然这部大片是也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故事、恢弘的场面和悲壮的气韵,讴歌了常胜将军赵子龙。下面让我斗胆来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影片中与历史中的真正的赵云,赵子龙!

 

三国演义书中的赵云,字子龙,三国常山真定(今正定)人。少年即怀旷世之志。后从刘备,为蜀汉五虎上将。长坂坡救主,“怀揣阿斗”杀出重围,一役成名。一生征战数百,屡建殊功,被誉为“常胜将军”。将军专于武略,亦优于文韬,集忠、义、仁、勇于一身,被誉为“胜神”与“完人”。年老无疾而终,寿终正寝。

 

虽然剧中最后的情节有别于真正的三国历史,但这部影片却带给我们与传统中战神的赵云不一样的认识,不过还是建议片方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解读,虽然影视创造是会和现实与历史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传统中妇儒皆知的历史人物,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全面正确认识赵子龙 “忠、义、仁、勇”的“胜神”形象,我还是想建议片方在,影片放映之前,加映赵子龙符合史实的文字介绍和一生勋绩的幻灯片或随门票附赠文字介绍,以取得更加完美的宣传效果可能会更完美。

 

我在影院看到最后节尾一幕响起三国演义中的熟悉的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自古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只付笑谈中”看到此时边上有一些女孩民泣不成声,直到片尾曲结束唱,大家也都没有起身离去的意思,江山红颜,热血依旧,人以不在,声似长留。只到写完本篇的此时我的心情依久不能平复,真正的热血男儿就是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