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历朝UFO大揭秘(图)

(2008-03-19 08:28:49)
标签:

外星人

中国历史

知识探索

新浪科学探索

it

分类: 前沿技术
 
 
 

W020080122613678721737.jpg

 

清光绪十七年名画家吴友如画的《赤焰腾空》

 

  外星人之谜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其是否存在、究竟是什么样子等争执从来没尘埃落定过,但是从古自今,对那些被今人视为UFO的不明物,古籍、书画中有颇多记载。

  比如清代画家吴友如约作于1892年(光绪十八年)的画作《赤焰腾空》,就被人们认为是一篇详细生动的UFO目击报告。《赤焰腾空》的画面上绘有许多身着长袍马褂的市民聚集在南京朱雀桥头,仰望空中一团火球。吴友如在画面上方落款写到:

  “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今南京市)城南,偶忽见火毯(即球)一团,自西向东,型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维时浮云蔽空,天色昏暗。举头仰视,甚觉分明,立朱雀桥上,翘首踮足者不下数百人。约一炊许渐远渐减。有谓流星过境者,然星之驰也,瞬息即杳。此球自近而远,自有而无,甚属濡滞,则非星驰可知。有谓儿童放天灯者,是夜风暴向北吹,此球转向东去,则非天登又可知。众口纷纷,穷于推测。有一叟云,是物初起时微觉有声,非静听不觉也,系由南门外腾越而来者。嘻,异矣!”火球掠过南京城的具体时间,地点,目击人数,火球大小,颜色,发光强调,飞行速度等,吴友如在题记中都做了记载。《赤焰腾空》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关于UFO的图画之一,成为今人研究UFO的一则珍贵历史资料。

  其实早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就记载过一件与火星人接触的故事。据说那是在三国时期的吴国,一群玩耍的小孩中出现一个地身高四尺,身穿蓝衣,长相很怪异的孩子。这个蓝衣孩子对其他小孩说,自己是火星人,因为看地球上的孩子玩得开心,所以才下来看看他们。还说将来天下要归司马氏所有。

  有个孩子跑去将此事告诉家中大人。当大人赶来时,火星人缩身跳到空中,只见一块白色的绢布拖着长长的带子向高空飞去。后来,火星人的预言得到了实现,果然是司马氏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唐朝人段成式所撰的《酉阳杂俎》卷一第叁八则记有大约发生在公元八二叁年前後的UFO事件,指唐穆宗「长庆中,八月十五夜,有人玩月,见林中光属天,如疋布,其人寻视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工部员外郎张周封尝说此事,忘人姓名。」此事在《学津》、《津逮》、《稗海》各书中也都记载,工部员外郎这位政府高官都在说,可见是一件确实的事。文中重点是用「金背虾蟆」来形容此物的形状,的确和飞碟一样,而且放出的光芒能照天,确确实实是一个发强光的UFO。

    唐朝的《洞天集》也另有一则。公元八八○年,「唐僖宗广明一年,严遵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长五十馀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蠹。李德裕截细枝尺馀,刻为道像,往往飞去复来,广明以来失之,槎亦飞去。」严遵名君平,汉时成都人,是一位有名的算命先生。「槎」就是船的意思,指当时有一个长五十馀尺的「仙船」,很坚硬,发出机械式的声音,常常飞来飞去,後来就飞走了。

 

   另外,《宋史·五行史》记载,宋乾道六年,西安官塘出现了一高约丈余、鸡首人身的不明物,从高空而降,大白天在田野上行走,还试图与人交谈。《五行志》中也记载了清朝康熙十二年三月时,当时有人看到过一个黑面人在空中飞驰,红光闪闪的,如同在空中放火。官府捕快闻讯而来,想对其进行追捕时,黑面人忽然不见了踪影。

    公元一○七○年,宋神宗熙宁四年十一月叁日,名诗人苏东坡被调离京师,任命为杭州通判,在上任途中,来到江苏镇江畅游金山寺,当晚老僧请苏东坡留宿,以便次日观日出奇景,晚上就在江边吟诗,没想到看到了UFO,苏东坡便将当时情形写成诗,题为『游金山寺』:「...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自注:是夜所见如此)...」。

    宋朝人庞元英所撰的《文昌杂录》记有宋神宗元丰年间(一○七八至八五年间)秘书少监孙莘老的UFO事件,「庄居在高邮新开湖边,一夕阴晦,庄客报湖中珠见,与数人同行小草径中,至水际,见微有光彩,俄而明如月,阴雾中人面相睹。忽见蚌蛤如芦席大,一壳浮水上,一壳如帆状,其疾如风。舟子飞小艇竞逐之,终不可及,既远乃没。」

    宋朝人洪迈所撰的《夷坚志》壬卷第叁有一篇『夜见光景』,描写一一九五年左右,宋宁宗庆元初年间,「临川刘彦立兄弟二人,一夕,屋後松树上圆光如日,高去地二丈馀,即之则晦。...一个日头忽起,从前山高出叁丈,所照草木皆可辨,只比色间色赤耳,...如日夜出,色炎如火,附於地,犬吠逐之,光际地避隐。」明朝国师刘伯温在一叁六○年前後的一个七月十五夜,曾见过UFO,写了一首『月蚀诗』来纪念:「...招摇指坤月坚日,大月如盘海中出,不知妖怪从何来,惝恍初惊天眼联,儿童走报开户看,城角咿鸣声未卒....」,这是一个从海中飞出来的形状如盘的「大月」,完全符合飞碟现象。

    一八八○年,清光绪六年五月八日,湖北省《松滋县志》记有「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晨起,信步往屋後山林,见丛薄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扑之,忽觉身自飘举,若在云端,耳旁飒飒有声,精神懵昧,身体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坠下,乃一峻岭也。覃某如梦初醒,惊骇非常,移时来一樵者,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者咋曰:『子胡为乎来哉?此贵州境地,去尔处千馀里矣。』指其途径下山,覃丐而归,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为何物吁,异哉。」

 

  可见早在唐朝中国有就UFO事件,且数不胜数;苏东坡曾有《游金山寺》做证“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不是鬼不是人究竟是何物?不说苏东坡当时夜游镇江的金山寺时,在月黑星稀的二更,忽见江中亮起一团火的奇遇深感迷惑,今人也是迷惑的。因为这样的景观今人看了还是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仍是猜测这样的不明物可能为UFO,即外星人。

 

  这些看起来怪诞不经的事,在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中,确实有过不少的记载,为悬而未解的外星人之谜更加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也为后人研究外星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