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得不期盼《长江七号》的三大理由

(2007-12-20 17:13:51)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影评书评

 

 

http://ent.tom.com/uimg/2007/9/7/wangshaoping/1189150114103_48594.jpg

 

 

 

   眼看《长江七号》就要公映了,盼啊盼,除了奥运,还是头一次这么期待08年早点到来。星爷三年磨一剑,相信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不得不期盼《长江七号》的三大理由


  几天前在淘宝上以相当优惠的价格买了一套周星驰的电影全集

 

  接下来的几天,几乎以每天3部的速度不停的看,最终的结果是——眼睛疼,脸抽筋。

 

  尽管如此,我和死党依旧痛并快乐着的坚持着,一边看一边感叹,周星驰,天才也。香港电影,妙哉。几十部看下来,大家叽叽喳喳的说最喜欢的是《大内密探零零发》、《喜剧之王》、《食神》、《功夫》。一致公认的还是《喜剧之王》。

  眼看《长江七号》就要公映了,盼啊盼,除了奥运,还是头一次这么期待08年早点到来。星爷三年磨一剑,相信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长江七号》绝对是08年最值得期待的一部电影。

 

  理由一:周星驰

 

  周星驰,是这部片子最大的看点,同时也是最无需置疑的一点。谈到周星驰,很多人会说他的演技,他坎坷的从艺之路。而我要说的,是他对香港电影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我坚持认为,这是所有周星驰影片中,最经典的台词。不过现在,似乎要改成:

 

  “其实,我是一个导演。”

 

  我一直觉得,大陆电影市场,最缺乏的就是周星驰这样的人,一个敬业又拼命的电影人。看过周星驰的早期影片后,这样的感受更加强烈。周星驰之所以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他的专业精神和拼命三郎的劲头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后者。

 

  拼命——直接导致了这一特定类型影片的数量。如果在八几年的时候,周星驰不是以平均每年最少五部的数量与观众见面,相信也不会形成现在的周星驰旋风了。当然,不得不承认,在他早年的作品中,还是有很多烂片,看这些片子的时候,更多的是看“童年回忆”而不是欣赏电影,因为以当下电影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来说,周星驰的很多电影早已过时。但就是这些有些粗制滥造,有些过时的影片,成为周星驰电影坚实的基础,就好像金字塔的底座,它们不是最辉煌的,确是最功不可没的。

 

  试问国内哪个导演或者演员,能够以绝对的数量优势,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以张艺谋、陈凯歌为首的大导们,一年顶多一部,甚至一年还不到一部,这样的速度和数量,真是看着让人心寒。更何况,近几年来,以这样缓慢的速度,仍然弄不出个精品来。

 

  周星驰就恰恰相反,初期,以量取胜,奠定风格,中期,参与导演,磨枪练手,近期,速度放慢,个个精品。

 

  理由二:UFO

 

  我们这一代,是电视教育出来的一代。我们喜欢在电视上接受讯息,而不是看书。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ET》时的情景吧,如果不是生理需要,我当时真希望不要眨眼。很多年以后,剧情和画面都有可能会淡忘,但是有一句话绝不会忘,每当想起这部影片,那动听的声音便浮现出来:“ET phone home!”

 

  从那以后,我天天盼着能从天上掉下来个UFO。这个强烈的愿望几乎占据了我大部分的童年幻想。

 

  尽管很喜欢《ET》,但我仍然排斥大部分的科幻片,经典的科幻片和粗制滥到的科幻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经典的用科幻诠释感情,粗制滥造的只有科幻。

 

  某记者:“这是一部科幻片,也算完成你从小到大这样子一个梦想科幻片,有关UFO。”

 

  周星驰:“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我从小看到现在,也是我非常想做的一个电影,我现在终于可以把这个做出来。其实他不容易,因为首先这个故事,科幻的故事我认为特别的不容易,因为它有科幻,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科幻的电影,其实里面都是很科幻的,但是你只看到科幻,但是它没有什么故事的,就是你不会真的投入的,你只是看一些特效而去看,这样子。然后我拍一些电影,就是尝试可以不要这样子,因为我常常都相信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无论你要做什么类型的特效,科幻也好,但是它也是以故事为主,所有的东西都是帮助这个故事的发展而去做的,包括这个特效也好,科幻也好,所以在剧本上面我们也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其实一个很简单的剧本。”

 

  周星驰电影的故事,都十分明确,基本上都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出来。有人觉得这样缺乏深度,但我却认为这是电影创作的一个至高境界,没有一个明确而简单的故事,思想再深刻,镜头再眩目,都只是假把式而已。

 

  期待《长江七号》带我们再次重温儿时的梦想。

 

  理由三:情感归宿

 

  《长江七号》大打温情牌,周星驰要转型??

 

  了解周星驰的一看便知,这样的评论已经算是炒冷饭了。早在《喜剧之王》的时候,周星驰便借电影像我们传达——他其实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周星驰。

 

  而纵观周星驰近几年的电影,功夫、高效、高科技等时尚元素不过是一种包装,其实影片最终要讲的,是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归宿。

 

 

在《长江七号》中,周星驰扮演一个穷困潦倒的父亲,和儿子居住在宁波大马路边的一栋破旧房屋里。为了让儿子能够过上好生活,星爷被迫到建筑工地打工,不过却遭遇“民工欠薪”的悲惨待遇,不仅拿不到薪水,还因“闹事”被工头追打。凄凉无比的周爸爸虽然买不起价值上百元的玩具给儿子,但不忍就此放弃,机缘巧合,在垃圾堆里捡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周星驰非常高兴,准备把这个东西当作玩具送给儿子。竟然没想到这个玩具竟然是和外星人联系的通讯器。利用这个通讯器,周星驰一家人竟然联系到了一个很美丽的外星人,外星人为他们不舍不弃的父子情所感动,不仅帮助他们痛罚了学校里欺负他儿子的富家子弟,还惩罚了拖欠工资并殴打周星驰的包工头林子聪。  

 

  可见,这部影片,最终的要讲的是一种司空见惯却又弥足珍贵的感情——亲情。 

 

    相信在星爷的精心包装下,《长江七号》一定会又好看,又感人——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