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普科幻科学的双面世界

(2007-08-04 01:07:46)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前沿技术
 
 

http://club.mov6.com/attachments/2006/07/2006728_6f00399abde452be7e3a09319b186721.jpg

 

 

    我们以为再没有人对科普感兴趣了,但本星系“暑期科普每天讨论”活动自举办以来,不少爱好者参与其中,好奇地观察身边的世界,发挥想象力,提出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有新意的答案。科普带给我们什么,科普和科幻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科普的精神是什么,我就群里和博里的一些朋友的要求,采访了一下《博物》和《科幻世界》两本杂志主编,他们认为,科普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科学,科幻是让更多的人想象科学。科普和科幻,对于科学而言,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科普杂志:给人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

    许秋汉,《博物》主编,《博物》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青少年版,是目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杂志。

   笔者:《博物》的主要读者是什么类型?
    许秋汉:《博物》的读者70%以上都在13至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过其他的30%则是学生家长和大学生。跟他们接触之后发现,学生家长喜欢这本青少年杂志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学习身边科学知识的愿望也很强烈———学生问一个问题,家长、老师都不知道,面子上挂不住,另外,他们抛开成年人的世界,抛开生活负担,还原到一个人,对于身边的世界,也是充满好奇心的。

    笔者:亲近大自然固然是良好的愿望,那么靠科普杂志的力量,能做到哪里呢?


    许秋汉:我们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和制定者,我们希望《博物》这类的科普杂志能以一种  自下而上的方式默默影响中国社会。今年好几个省份的高考题提到有关江南的概念,探讨江南是一个多大的地理范畴,题目中出现的问题都是《中国国家地理》今年“江南”专题的原话,这至少说明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已经受到我们的影响,也会对中国青少年的成长起作用。

    笔者:除了考试,还有呢?
    许秋汉:有一个健康的生活。首先是生活方式的健康。尤其现在很多城市的学生,一有时间,想到的要么是去打游戏,要么是去商店购物,去买最贵的东西。如果他们换一种生活方式,亲近自然,走进山野,观察花鸟虫鱼,考察历史,他们会发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于是就会学着去关爱别人与身边的生命,这对自己和社会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一个就是思维方式的健康。比如一个人怎么评判自己是不是失败了,如果只是因为他没有达到身边社会的预期,就觉得很沮丧,埋怨别人、社会,这就不是一个健康人。一个健康人去评价自己,先要去知人、知宇宙,才能知道自己的所在。智慧哪里来,你首先要知道的多,关于宇宙,关于生命。

 

科幻:科普的表兄弟

    很多人想到科普,会跟着联想到科幻。《科幻世界》的主编姚海军认为,中国孩子需要自己的想象力。

    笔者:用一个比喻表达的话,科幻和科普是什么关系?
    姚海军:2000年以前,科幻是科普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经引起社会上的广泛讨论,关于科幻到底应该是“科学”还是“文学”。我认为,科幻小说不是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普及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严密的科学方式和看待世界的一种思维。我想,把科普和科幻比喻成表兄弟也是合适的。

    笔者:科幻变成科学现实,这也是科学的胜利吧!
    姚海军:虽然预言不是科幻的核心价值,科幻展现的是想象力,展现人生发展的无数个未来,以及回避未来的无数个选择。但是不少经典的科幻作品很重视科学基础,有着惊人的预见能力。凡尔纳写的《从地球到月球》,用大炮发射飞船,从而使人从地球飞往太空,虽然实现方法与现在的太空发射的出入比较大,但是有趣的是,凡尔纳描写炮弹在空中旅行时,里面的“太空员”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就和现在宇航员上月球的感受是一样的。而且凡尔纳的炮弹在佛罗里达发射,这和人类第一次发射宇宙飞船的地点是一样的。

    笔者:那么有没有还在进行中的例子呢?
    姚海军:英国的克拉克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部小说里面设想了一种“太空电梯”,即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分别选取一个点,用特殊的钢铁连接两端,这样就能架造一部电梯,把一些物资运送到联盟号太空舱。至今仍有很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这样一个设想的研究,目前科技的难点在于建造这样一部电梯的材料,即便用目前再轻的材料建造,轨道再细,也没办法有足够的强度支撑地球和月球相距的36万千米。

     笔者:科幻的重点在于想象力,对于中国青少年而言,怎么培养这样的想象力?
    姚海军:科幻小说一度受到冷遇,不过近几年来逐渐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重新重视,这比较让人欣喜。但是因为中间一段时间“科幻真空期”影响,有一些情况也值得注意———家长和老师给青少年推荐科幻小说,大多是凡尔纳、威尔斯等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没错,但是这都是两个世纪之前的作品了,当时的作品有他们的时代局限,和我们这个时代相比,他们的想象力已经落后了很多,所以我们的青少年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读些跟时代切合的科幻作品。比如,海茵莱茵的《异乡异客》,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以及拉拉的《绿野》。尤其是后两部中国小说,它们的价值在于它的想象力能让你感到惊艳。我认为,想象力本身也是一种原创,按照别人想象出来的世界再来写东西,就没有了原创性。我们应该珍惜中国青少年本来就已经不多的想象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