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互联财经时事每月谈 |
一部作品可以同时被选为推理小说及SF(科幻)小说佳作的并不多见,但对于擅长创作科幻推理的西泽保彦来说,那是最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1960年出生于高知县,美国私立(Eckerd)大学创作法专科毕业,曾任职高知大学和土佐女子高校讲师,1990年以《联杀》入选首届鲇川哲也赏的候补,1995年再以连作短篇集《解体诸因》(首部匠千晓系列小说)正式出道,同年更发表了两部超现实的推理作品《完全无欠的名探侦》及《七回死之男》,其后的创作包括匠千晓系列如1996年的《彼女死之夜》、与超能力相为题材的神麻嗣子系列如1998年的《幻惑密室》、和属于科幻推理的非系列作品如1996年的《人格转移的杀人》等。
西泽保彦的作品多以超乎现实的构思为主题,但无可否认它们仍然称得上是正宗的推理小说,因为它们完全合乎本格推理的定义。故事中所有非常理可以解释的现像,从事件发生之前便已经向读者作出了详细的描述,而全部的谜团也是遵守同一组的规则,因此对读者来说整个解谜过程也是绝对公平和合乎逻辑性的。
下面介绍两部代表作
《死了七次的男人》
在众多新本格推理作家当中,西泽保彦可以说是把幻想和推理作多样化结合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小说内,总会出现某些超越现实的设定,而当然这部《死了七次的男人》也没有例外。。
故事中的主角,虽然只是一名高中生,但他却有一个异于常人的特质,那便是经常会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连续九次的重覆著那一天的过程,就像是在一天的结束后,立即走进了时光隧道返回到一天之前的时间,除他本人以外,全部的事物也重设到一天前的状态再重新开始,而且还是固定地来回八次,直到第九次才不会重设而成为真实地延续下去,其间的过程虽然大致与前相同,但也可以由于主角的不同行动而产生变化。
小说的情节,是描述主角和家族的其他成员在外祖的家中庆贺新春,可是为了遗产继承的缘故,各人心怀鬼胎,而恰好在那时主角的时光倒流程序又开始了,后来更演变成外祖被杀事件,所以主角只得想尽办法,好让杀人事件不会在具有决定性的第九天发生,但却每次都以失败收场,然后终于来到第九天了。
结局当然是出人意表,虽然不能够在这里透露诡计的具体部份,但可以说的是,故事的重点并非追查谁是凶手,也不是要解开甚么不可能犯罪的谜,而是……总的来说,这部小说应该不会让任何一位本格推理迷失望,只要您可以接受这类建基于非现实世界的推理小说。
《人格转移杀人》
连续阅读同一位作家的两部不相关的小说,在我来说并不常有,但在读完《死了七次的男人》之后便立即再找来了《人格转移杀人》,可以说是我确实对西泽保彦的奇幻创作风格产生了浓厚兴趣。
故事的结构其实非常简单,是典型的“孤岛谋杀案”,内容描述一群原本互不认识的人,由于地震的缘故,导致他们被困在一处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便在那里发生连续杀人事件,最后只得两人生还,然而,究竟凶手是谁呢?。
事实上,不要说主角们的终极推理,即使是其中的杀人过程我也完全跟不上,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故事有一个特别的设定,那便是他们全部人的灵魂(作者用了“人格”这名词)也由于某种原因,会有系统地互相转移到对方身上,而这转移是不定时和难以预测的,所以结果把出场的人物从一维变成二维,即是当要说明某个人物的行动时,除了要说明这人的身体以外,还要说明这人当时的“人格”,所以故事中的大部份叙述都以A“B”(身体“人格”)的型式出现,再加上A“B”的组合变化时快时慢,可想而知要清晰地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是何等困难啊!
当然,这篇小说始终是属于本格作品,虽然推理的目标是凶手的二维真面目,但谜题最后解答的意外性和合理性,我想也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位本格迷(包括我在内)感到失望的。
前一篇:为海贼流泪的二十一个瞬间(转载)
后一篇:美剧的经典《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