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2012-09-17 09:00:25)
标签:

育儿

分类: 酷孩辣妈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文:九尾狐

 

自控能力就是对自身行为的掌控能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贪玩,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不懂礼貌等等,对于这类孩子该怎么办呢?

 

其实,好多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与父母的溺爱和沟通过少有关。不去管孩子,放任孩子,甚至孩子出现了错误训都懒得训,孩子在你面前彻底变成了野孩子,不遵守规则,不遵守纪律是必然的后果。

 

就拿孩子吃饭来说吧,现在的独生子吃相百态,家长们独独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饱,追着喂,撵着喂,甚至一口口的喂,养成了孩子吃饭时并不遵守规则,不是挑食,就是上蹿下跳,甚至吃独食不懂得分享。这些习惯的养成归根结底来源于父母的教育。

 

现实中的一个例子,大老远就从门外听到彤彤的笑声,推开门来,见到了一场熟悉的场景:彤彤一边跑一边笑,后面是姥姥手里拿着饭碗在追赶:宝贝,再吃一口。彤彤越发躲到桌子底下,姥姥无奈地看着彤彤,见我来,忙对我说:你说这孩子不好好吃饭,中午就没怎么吃,下午我这撵着喂还是不吃,愁死了!我说:那他还是不饿,饿一顿就吃了。说完,忙把他从桌子底下揪出来,然后玩起了捉迷藏游戏,只留姥姥在那发呆。

 

其实,这是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中式喂饭场景。父母们想尽办法来哄骗孩子吃饭,用喂饭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总觉得孩子太小,不会自己吃饭,必须大人喂才不会饿坏。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在前面跑,大人在后面撵,这样的喂饭方法又何谈餐桌礼仪以及独立吃饭能力呢?在和彤彤玩够了捉迷藏游戏后,我建议姥姥不要再去喂孩子吃饭,让他学会独立吃饭,大人只需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吃饭环境和食物即可,这样才能养成他独立吃饭的能力。姥姥听此一说,如同异教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这就是溺爱惹的祸,只能慢慢地改变大人的思维了。

 

当溺爱给孩子形成一个条件反射,他自然不喜欢去遵守规则,不顾别人的感觉。所以别小看了吃饭这样的小事,在这里,我们必须给孩子定出规矩,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做错了事就要得到惩罚,而不是嬉皮笑脸一带而过。自控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培养。

 

可是,有些时候强迫也不一定取得效果,对于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这样抱怨孩子:见了人不打招呼,你怎么这么没礼貌!这种呵斥的态度令孩子无所适从,强迫并没有达到效果,下次孩子或是勉强地打招呼,或是照样不打。勉强孩子就是勉强你自己,那为什么不从我做起?感染也是一种力量。首先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家长吗?平时的社交能力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怎样?我是从来不勉强女儿的,每次带女儿出行,见到别人都会主动的打招呼,随后给女儿介绍该怎么称呼别人。一开始女儿会羞涩的张不开嘴,但我不以为然,依旧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并向女儿介绍如何招待客人,如何和客人聊天等,长期的熏陶下你会渐渐地发觉她也变得如此有礼貌,并养成了习惯。

 

记得,女儿2岁时带她出门拜年,亲朋好友用糖果引诱她说吉利话,女儿却被众人吓哭,一旁的我有点挂不住。竟然想训斥,又一想强迫孩子面对陌生人花言巧语是不是一种为难呢?于是,我转移了女儿的注意力,用糖来逗她笑。女儿开心了起来,渐渐地融入大家的氛围中,并很自然地和亲友们打起了招呼,宝宝社交就这样无形地展开了。这也是一种自控能力的培养,对于事件的不同,我们要学会和孩子沟通,以大人为榜样来感染孩子,孩子自然懂得遵守规则。

 

总之,对于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视情况而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又或是漠视。这都是两种极端的做法,让你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他怎么可能来听你的话。当然这里的听话并不是完全听从于你,而是既让他懂得守规则又不能阻碍了他的创造力。自控能力从小的培养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而只有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才可能专注于一件事。我们当然不喜欢一会跑到这,一会跑到那的孩子,尤其做事来说,不遵守规则,用胡闹来达到目的,那肯定不利于成长。俗话说:三岁看终老。当我们总以为孩子太小不去教育的时候,养成习惯后,长大后想管也管不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新书《好妈妈教子有方》当当上市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8204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