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大嘴说事 |
网络图片
别抱怨,其实美国也有高考
马上要到六月了,前些日子和朋友小聚,大家谈话的内容来来回回绕着孩子和高考。抱怨中国高考还是一味的“一考定终身”,说到今年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北约”“华约”“联盟会”,这一番折腾大有复制美国常春藤联盟的架势,但出台的招生简章和选拔形式还是露了馅儿,白白包着一张“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皮儿。大家这一通感慨下来,一部分说要不送孩子出国读书,感受一下国外尤其是美国顶级的本科教育。
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已经拿到了美国本科的录取通知书,问起他的申请过程感受如何,他连连感叹劳心又劳力,申请材料的准备和过程的繁琐自不必说,他这一着手咨询才发现,那个出国必考的TOEFL考试也就是“美式高考”。
换汤不换药,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批判着成绩为上,美国的本科申请也是对于标准化考试“SAT”成绩极为看重。
什么是SAT?看过今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人如果留心的话,会注意到影片刚开始Mark Zuckerberg(也就是Facebook创始人)在酒吧里和女孩子约会时的那一番话:“中国的天才比美国的总人口都多,中国人很多,但我要问的是,你如何在SAT成绩都是1600分的人群中,让自己与众不同?”,女孩子大惊:“你SAT考了1600分?”(注:那时候SAT满分还是1600,如今已经调整到2400)。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在美国SAT成绩可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的一个标准。要知道在本片中Mark Zuckerberg是作为一个计算机天才来塑造的,当然现实生活中据说他并非编程高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但他作为白手起家如今拥有亿万身家的80后,其非常聪明这点毋庸置疑。
SAT考试,最初是作为智力测验来选拔人才的,因此考察的都是逻辑推理能力,考到满分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当然也反映出考生的智商。如今,SAT成绩作为美国本科招生非常侧重的一点,其实已非当初的智商测验了,但还是注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这个考试分为三部分,写作,阅读和数学。其实对中国学生来说,数学部分相当简单,有些题目用当下的话来说甚至可以称作太脑残了。但写作和阅读部分对中国学生来说可说是非常困难的。首先SAT写作部分的论文议题比较广泛,整个完成时间只有25分钟,另外写作部分还考察单项选择题。其次阅读部分更是题材广泛综合,内容思辨深邃,语言复杂多变,词汇庞杂癖奥。中国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真是难上加难,对于中国学生来说,SAT考试几乎不是在考推理能力而是在考词汇了。
朋友的孩子申请本科,其他各项材料都还不错,但要想申请排名靠前的学校,就是片中Mark的话:“你如何在各项水平都差不多的申请者中,让自己脱颖而出?”,要知道无论什么申请,比赛,甚至是找工作,当参与者太多的时候,都会定出一个海选的标准来,就算是在美国也还是吃成绩这一套。今年中国的申请者当中,一个拿到哈佛offer的学生的SAT成绩是2310分,而哥伦比亚录取中国学生的SAT成绩一般要求在2200分以上,如果想要申请到20名的学校,且不论其他申请资料的准备如何,SAT成绩是一定要2100分以上的。可能有人会以为美国本科学校只对中国学生的成绩要求这么高,实则不然,美国学生申请本科,最重要的两部分仍然是GPA和SAT,美国辅导SAT的机构就如同中国不计其数的高考辅导机构一样多。
朋友的孩子英语方面的能力并不强,最终托朋友介绍,在上海找了一家专门辅导SAT的培训机构澜大教育,参加了一个冲刺班,经过老师在学习技巧方面的点拨,加上孩子的刻苦努力,这才略有成就。最终考了2100分,申请进了美国前20名的学校,称心如意,一身轻松。
美国的“高考”,注重的是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相较中国的高考,数理化文史地一齐上阵,倒是大有不同。他们SAT考试中还一般都要带智能计算器,这种计算器可以从网上下载公式存储进去,学生不需要记公式,只需要思考解题方法。非常有趣,从SAT考试中的数学部分我们就可以窥见美国教育的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