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酷孩辣妈 |
文:九尾狐
洞穴就是一种包裹,孩子也有自己的洞穴。
小时候,曾在雪地上用木板给自己搭了一个家,然后静静地在里面呆上一会。那时,不想让别人发现,独处感觉另一个世界的乐趣。而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洞穴?或是找一个角落独处一小会,其实,什么也没想,就是感觉好玩。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小小的洞穴,每个孩子也都曾想离家出走。这种感觉其实很正常,只是被成人的眼光无形地放大,反而抑制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人始终搞不懂孩子为什么也想独处,孩子就应该准从成人的思维。所以,当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的时候,偏偏搞不懂的孩子的心。而和孩子友好相处的唯一办法是试着去了解他,走进孩子的世界,不要总是拿成人的思维去想孩子的事。
孩子的洞穴其实很简单,他想独处,想证明自己也可以做一些事。小小洞穴里承载了那么梦想和幻想。记忆中,大雪漫天地飞,我一个人呆在自己搭建的小屋里快乐极了。时间久一点,就想有一个人发现我,发现我的小屋。想想多么纯真啊,孩子内心总有捉迷藏的想法,既想躲开大人的视线,又想调皮的引起你的注意。孩子的心是纯净可爱的,而我们也是在这种纯净中慢慢地学会长大。以至于长大了,才发觉真正想找一个洞穴躲起来是那么的不易,还是小时候的洞穴好。真的!
女儿在她的卧室也做了一个洞穴,她把书桌下当成洞穴,竟然蒙上帘子,偷偷地躲在后面自己玩。我从不去打扰她,我知道这种洞穴来之不易。她不喜欢被打扰,孩子自有孩子的世界。
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恰恰是现在孩子所需要的。而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强迫她干这,干那!每天一大堆的辅导资料和特长班充斥着很多孩子的时间。表面上看物质生活丰富了,孩子又获得了多少自由?
曾见过女儿拿回家的辩论作业,《中国孩子快乐不?》,女儿在作业本上写上不快乐的原因:每天的课外时间被许多辅导资料所占据,每天被学习所占据,不快乐!于是,想:现在孩子其实真的不是很快乐,梦想的压迫致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童年。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打扰她的洞穴呢?
自我反省后,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还孩子一个可爱的童年才是最主要的。而你呢?是不是给孩子留出一个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