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唐行者
大唐行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06
  • 关注人气:4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心,净心——读《朝圣》

(2012-01-12 13:34:59)
标签:

朝圣

印度

修心

佛教

杂谈

分类: 读书心得

    这本书是“未来中国助学联盟”创始人兼总干事——王红女士借给我读的,在我去年底临行尼泊尔之前。书的全名叫《朝圣——到印度圣地做什么》,作者是藏传佛教上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由姚仁喜翻译。书读完已久,但其中的话语却如余音绕梁般盘桓在我心头,久难忘怀,及至近日,常有感悟。故把一些浅显的心得付诸笔端,聊以自省,亦,自勉之。

    我并不是一个佛教徒,虽然一直都在各种寺庙间流连,但其实对佛教的要义并不甚了解。而在这本书中,上师用浅显的文字,通俗易懂的事例阐述了佛教中许多曾经一直困惑着我的东西,而在这阅读与解惑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一次内心的洗礼。

    读过这本书,我忽然间明白了其实修佛的核心即为修心。上师说,“修行是要去除我执,自私与骄慢”,读这本书时,我始终心怀敬畏,屏息静气,唯恐哪怕一点的不恭而惊扰了佛。但其实我明白,这种敬畏是对于个人灵魂的一种敬畏,众生即佛,人只有有所敬畏才能有所实现。

    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佛教那些纷繁复杂的仪式程序总是望而生畏,但现在通过上师显而易懂的文字,我明白了其实再复杂的仪式其核心都是要让修行者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程序执行的本身就是一个产生敬畏、平静心灵的过程,而它最终要达到了则是净化内心。曾经只知道佛教就是要“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现在我才明白了,佛教带给人的首先是自我的修炼。这与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深深地感觉到,一个心态平静的人其能量无穷,而这种能量的获取在浮躁之人身上是无法取得的。当代的年轻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渴望干一番大事业,但我反倒觉得,能把自我管理好就已经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程了。在这个基础上,做好份内的事情,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前世或者来世是否会是你的亲人。相信因果,不要有仇恨与怨言,随喜他人的福德。多做善事,累积福报,并把已经取得的福报回向给更多的人。依然心怀梦想,必然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更大的舞台,如上师所言,这种争取不是为了自己得到更大的权力或利益,而是为了让多的人因为你的奉献而收获福报。

    《朝圣》之旅让我静心,亦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