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于娟达到了书写这些文字的初衷。看到于娟书写的这些文字时,她已经因为癌症而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我能从中感受到她生前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留恋,饱含着乐观与坚强。
于娟的文字打破了我长期以来对于一些价值观念的坚持,确切的说,是她的死触动了我。于娟是复旦大学的老师,三十二岁,曾留学挪威,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确诊为癌症前几个月初为人母。这是多少人为之羡慕的生活,一切刚刚起步进入正轨,生命之花却开始枯萎。于娟在书中反思了自己可能患癌的原因:没有忌口的饮食、长期不规律的生活、超负荷的加班加点、居住环境的污染等等。但这些原因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一点:追求的东西太多而给自己造成的巨大身体、精神压力。
我觉得在某些方面我与作者有相同之处。仗着自己年轻便肆无忌惮的挥霍自己的身体,殊不知欠的债迟早要还,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迟早要报复你。现在我更愿意过一种平淡的生活,不要那么多虚无的荣耀与经历,这些东西其实不会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贡献任何实质力量。有时间的话,多陪陪自己的爱人与亲人,多和他们说说话比什么都强。我现在很懊悔曾经为了积攒一些所谓的“经历”而忽视了对于一些基础性问题的关注,曾经一度飘飘然的觉得自己似乎已然赢得了整个世界,那种浮躁的心态现在每每回想起来都让人觉得鄙视。或许验证了那句话:“上帝要让你毁灭,于是先让你疯狂”。我曾经疯狂过,但那一定不是真正的自我。
于娟,谢谢你在生命的尽头里还用文字坚强的记录下了对生命最真诚的感悟!谢谢你为那些还在茫茫都市中期待成功的年轻人过滤了精神的尘埃!
愿身在天国的你,安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