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

(2008-12-29 02:27:33)
标签:

古钟

战国编钟

永乐大钟

觉生寺

大钟寺

文化

分类: 国内:燕京长安
    去大钟寺是在2007年的12月,和ZZ一起,我还记得那天特别冷,我们在ZZ的学校吃饭出来先去了离国图不远的五塔寺,之后才去了大钟寺。在北京人们说大钟寺时都会想到城铁站,或者什么市场,因为在真正的大钟寺附近有城铁13号线的大钟寺车站,还有若干以大钟寺命名的各种市场,所以大多数市民提起这个名称时脑海中都是这些,因此我们在找它时也是费了不少口舌的。
    大钟寺本名觉生寺,因寺内珍藏一口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而得名。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楼、大钟楼和东西翼楼,另外还有六座配庑分布在 两侧。大钟楼是寺内独具特色的核心建筑,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个钟楼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轻击大钟时,方圆百余里均可听到纯厚、古雅的钟声,余音可持续3分钟之久,“余音绕梁”即形容此。大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八年,永乐大钟从万寿寺移至觉生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为皇家祈雨的场所,此活动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1957年10月28日,大钟寺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因无人管理,寺院变成厂房,庙内建筑凄凉破败。1985年10月国家拨专款重修大钟寺,创立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以收藏、展览、研究、开发利用古钟和古钟资料、传播古钟文化知识为宗旨的专题性博物馆。
    大钟寺内精品甚多,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的,通高675厘米,直径330厘米,重46500千克。钟身内壁有佛教经咒100多种,总计23万多字,有汉梵两种文字组成。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大的钟。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设有外国钟铃和战国编钟展室,共有400多不同的钟;其中战国编钟共有65个。在大钟楼东面的庭院里,按历史年代陈列着40余口形状各异的古钟。宋、元时代的钟呈桶形,如珍藏在藏经楼里的大钟,是宋熙宁年间铸造,距今已有900多年 的历史,是大钟寺最古老的钟。明初开始钟口逐渐外张,呈喇叭形,反映出在我国古钟发展史上,人们对声学、力学原理的认识过程。
     大钟寺庙会古时便有,至今开放,旧时每年正月初一起,开庙半月,游人云集,原有“打金钱眼”等活动,很是热闹。近年来旅游事业发达,恢复了庙会,并增加了新年鸣钟的传统。

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 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 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北京大钟寺——余音绕梁的钟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