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票 |
清议:从数据看房企的去库存攻略
虽说房地产去库存已定格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稳增长行动纲领,但无论是问题的源头还是终点,都要首先着眼于房企数据。
国统局披露,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139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9%。商品房销售面积112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2%。商品房销售额8577亿元,增长43.6%。
作为投资者或地产行业分析师,上述数据对您有何启示呢?
我倒是有两点体会,不揣浅陋,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是关于房地产去库存状况的判断。或许有人看到今年前两个月各地楼市销售火爆,不仅东部地区销售面积大幅增长35.5%,中部地区增长263.8%,就连西部地区的增幅也增长了16.5%,便得出个结论:去库存压力开始减轻,政策已初见成效。其实不然,并且恰恰相反。竣工面积13942万平米是销售面积11235万平米的1.24倍,由此新增库存2707万平米,说明国内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压力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得更重。
二是关于房企去库存攻略的判断。在土地购置面积萎缩19.4%的同时,开发投资仅仅增长3.1%,说明当前房企的去库存思路是“主攻在建项目竣工”。地产项目到了施工的后半段,或安装阶段,开发商可以占用较多的供货方资金,自身的投入相对较少,于是,对增加投资的作用不大,投资增幅自然就下来了。接下来的好处是,竣工面积增加的多,尾款就收得快,下期财报确认的营收就高,如果说是当期竣工当期销售的话,下期财报确认的营收会更高。利润表好看了,自有资本壮大了,偿债能力就会提升。偿债能力提升了,融资能力就增强了。融资能力增强了,后面的开发业务扩张以及并购扩张就更有底气了。
对于投资者和地产行业分析师来说,上述房企去库存攻略显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利好。
毋庸置疑,去库存政策是中央定的,但具体干活的最终还要降落到房企的层面。我的意思是说,整个去库存的过程,必须是一个主要或优质房企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包括房企数量经过购并优化逐步减少的过程。此是后话)。否则,去库存就失去了供给侧主体的积极性。其中的道理可谓既浅显又深刻。
前一篇:优质地产股含金量如何把握
后一篇:房企中期融资利率大降意义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