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把握海康的年报预期

(2015-01-18 20:26:37)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票

清议:如何把握海康的年报预期

 

年报行情当然要关注年报业绩预期。但有几个问题要说在前面。首先,年报行情的确是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业绩成长性出色的股票,但不能只看表面,那些借助非正常收益实现的业绩增长,哪怕是增幅再高,也不值得关注。值得关注的必须是依靠主营业务实现的剔除非正常损益后的业绩高成长。

 

其次,什么是高成长?高成长绝不是跳跳糖,在嘴里蹦达几下,很快就结束了。从这一意义上讲,200%以上的当年业绩增长不一定是高成长,35%也未必不是高成长。前者往往是不可续的,后者一旦是可续的就非常值得关注,当然也要对成长可续性的状态做出深入评价。

 

第三,看待高成长的角度不能只是基本分析的,还必须有技术分析的角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把高成长对估值的影响放在心头。如果年报业绩增长能够降低股价的估值水平,并且幅度足够大,那么,这样的高成长就值得关注。反之,看看就算了。

 

第四,白马比黑马好。这里所谓白马,就是公司公告预增或快报披露的高成长;所谓黑马,则是信息不透明,存在不确定性的高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那些总是能够及时向投资者披露业绩动向的公司,才是把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好公司。否则,股东利益最大化就是一句空话。

 

第五,注重预增区间的把握。一般情况下,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增公告都存在一个预增区间。比如说预增公告说增长幅度在30%-50%之间。其下限是30%,上限是50%,中位数是40%。这之间的差距往往暗藏玄机。一旦正式年报披露的结果是预增下限,就可能意味着未来的成长性要打折。反之,未来成长性则无虞。

 

那么,具体到海康威视(002415),该如何把握它的年报预期呢?公司早在10月16日三季报当中便发布了2014年度业绩预增结果,即全年股东净利润预增40%-60%,预期每股收益1.055元-1.206元。这意味着,前者的当前动态估值为26.13倍,后者的当前动态估值是22.86倍。显然,这个差距是蛮大的。

 

于是,有关海康年报预期的第一个要点便产生了,即实现业绩预增上限的可能性有多大。两个关键,其一,鉴于海康2014年之前的三个业绩预增公告的实现结果都是接近预增上限(35%-55%),有理由相信接近年报业绩预增上限的可能性极大;其二,有分析说海康四季度降价冲量,由此对上限的预期更加强烈。

 

的确,表面上看,比起一些公司200%的业绩预增幅度,海康即便是60%的增幅也算不上是最出色的。但我为什么一口咬定海康的成长性是最出色的呢?这显然要下一番功夫,去看看海康过往年度的业绩增长情况到底如何。

 

结果会让你喜出望外。自2007年至2014年,海康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也就是所谓平均年递增率高达44.5%。在A股两千多家上市公司,你要是能还找出第二个海康的例子,我向你致敬。在全球四万多家上市公司里,你能找出类似海康的例子,我依然向你致敬。

 

不夸张地讲,海康的业绩可续高成长,怕是连公司管理层也看不太懂。这也难怪,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算把谁谁谁都算进去,将海康简单地归结安防产业,都是近视眼。显然,海康的行业归类是互联网,确切地说是物联网,也是所谓工业革命4.0中最具张力的领域。关于这一话题,以后有机会再聊。

 

接下来,海康2014年度业绩预期与今后三年业绩成长性之间的关系极大。鉴于2012年度和2013年度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4.29%和43.51%,2014年接近预增上限的结果,意味着海康的成长性步入了新的上升通道。这当然足以刺激研究机构纷纷上调其2015、2016、2017三个会计年度的业绩预期。

 

好了,应该说得够清楚了。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