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不可能缓解一票难求

(2009-10-10 18:58:27)
标签: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

清议:2012年不可能缓解一票难求

 

国庆期间,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作客央视财经频道时夸下海口:到2012年,我们将会拥有11万公里以上的旅程,其中高速铁路是1300公里,到这个时候就是可以基本上缓解一票难求。

 

铁道部的算盘打错了,只计算了铁路营业里程的增长,完全忽视了客运量的增长。前者好比是资产,后者好比是负债,哪里有只考虑资产增长、不考虑负债增长的道理呢!

 

明摆着,国内铁路运输之所以长期存在一票难求的问题,是由于在营业里程与客运量之间长期存在的增长不平衡。

 

统计数字显示,1978~2008年,国内铁路营业里程由5.17万公里增长到7.97万公里,累计增幅仅为54.16%。但同期铁路旅客周转量由1093亿人公里增长到7779亿人公里,累计增幅高达611.71%。有人说这是中国铁路运营效率世界第一以及所谓硬实力的证据,其实只是一票难求的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社会旅客周转总量由1743亿人公里增长到23197亿人公里,累计增幅为更高的1230.87%,是铁路旅客周转量累计增幅的两倍。这意味着,面对一票难求,国内客运周转总量被迫向代价较高的公路运输聚集(受害的是农民),导致后者同期增幅为2294.63%,又几乎是社会旅客周转总量累计增幅的两倍。

 

所谓到2012年国内铁路营业里程增长到11万公里,其实是说未来4年间的累计增幅为38.02%。然而,最近一个4年,铁路旅客周转量的累计增幅是36.19%,比上一个4年的26.01%加快了39.14%,呈现逐步加快的态势。这样看来,未来4年的铁路旅客周转量增幅还有继续加快的可能,超过上述营业里程38.02%增幅的概率极大。

 

这如何能够缓解一票难求呢?

 

另一方面,30年前,铁路承担的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周转总量的比重为62.71%,到2008年,降至33.53%(顺便提一下,过去30年来,铁路承担的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由32.1%降至不足5.1%,说明铁路的发展慢得像部牛车,并由此加大了石油需求,也加大了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还加大了金融体系的外部风险,并透过运输成本的大幅提升向居民转嫁了物价上涨风险)。因此,要解决铁路客运一票难求的问题,只强调营业里程增长快于旅客周转量的增幅是远远不够的。换言之,四年营业里程增长38%根本算不上是宏图大略,再放大一倍都是必要的。

 

做经济工作,连个算盘都不会打,只能说一脑子浆糊!

 

4年的时间很短,估计王勇平在铁道部的官运还不会结束。那就让他等着去检验自己跨下的海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